近期國內廢黃板紙價格又迎來了一波跳水的行情,一舉跌破了2000元/噸,并下探至目前的1800元/噸附近,結束了此前市場猶豫不決的狀態。跌勢來的如此凌厲,似乎是2017年10月和2018年9月行情的再一次重演,市場恐慌心態加重。
2017年10月廢紙的大跳水,其主要原因是,國內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改革推進后,低迷已久的造紙市場迎來行情的春天,廢紙一路走高。在2017年,國內環保政策高壓實施,又出臺了要禁止外廢進口的政策,給了廢紙新的上漲動力。同時,國內經濟好轉,成品紙需求旺盛。在供應減少,需求增加的預期下,國內廢紙的稀缺性凸顯,大量的資金進入了廢紙市場,廢紙甚囂塵上。
但是,隨著需求預期證偽,外廢供應依然充裕等因素的影響,投機行為迅速降溫,大量的國廢進入市場,廢黃板紙從高點3200元/噸,瞬間跌至1400元/噸,跌幅近60%。
2018年9月份國廢再度跳水,與2017年有所不同的是,廢紙價格的上漲主要是來自2018年國內外廢政策持續收緊,推漲了國內廢紙的價格。我們看到,國內廢紙價格與成品紙走勢同步在2018年5月底基本結束。隨后成品紙價格持續下跌,而廢紙價格則高位震蕩。在進入9月份之后,這種背離的行情又以廢紙大幅跳水予以修正。中國經濟下行,以及中美貿易加劇引發需求減弱的預期,蓋過了對外廢進口減少的擔憂。
通過對此前兩輪廢紙跳水行情的簡述,我們發現,廢紙上漲主要動力多來自供給端的收緊預期,但下跌則源于需求的減弱預期。而此輪廢紙跳水的邏輯又是什么?我們認為主要還是要從供應端、需求端及資金面來看待未來的廢紙市場。
從去年開始的中美貿易走勢看,未來中美貿易不會很快結束,還有繼續升級的可能。中美貿易復雜性、長期性的特點,疊加中國經濟周期性下滑。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將加大,未來中國經濟的將由供給端收緊轉向需求端減弱。
投機資金的離場
我們知道,價格的背后是資金,從2016年到2018年廢紙價格的上漲,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大量資金的進場,廢紙也被賦予了很強的金融屬性。在廢紙市場講述著供給與需求的美好故事的時候,大量資金也盯上了這個本來默默無聞的領域,成了投資和投機者的樂園。從廢紙到成品紙全產業鏈無不彌漫著投機的氛圍,這也放大了廢紙價格的漲跌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