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當天全國有19個引人矚目的發布會,其中最重頭的是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百度發布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度秘”,按道理說應該是風光無限的。但這一風頭被第20個發布會搶去了,那就是360與酷派因股權問題引發的社交網絡大戰。
奇酷事變
360之前和酷派成立了一家做手機的公司奇酷,酷派占的股份稍多一些,360占的股份稍少一些。此前360一直堅稱只做OS和生態,如此一來與擅長供應鏈和硬件生產的酷派合作,就相當符合邏輯了,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各自安守本分,這等于兩好并一好,發展前途一片光明。
但事情的轉折在于樂視入股酷派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當時的消息宣布后,周鴻?也在微博上說了狠話,但并沒有指名道姓,雙方還并沒有撕破臉。而就在9月8日,這個臉徹底撕破了,360要求認沽期權行權,要求酷派以一倍的價格收購其手中持有的49.5%奇酷的股權,總價高達14.85億美元,理由是酷派違反同業競爭協議,意即引入樂視做二股東違反協議。酷派在港交所的市值目前也就50億港幣左右,全賠掉也不夠。
酷派的副董事長蔣超明顯是被氣蒙了,行走互聯網的經驗也不足,賭咒發誓地做出了一番看上去氣昂昂但有明顯語病的宣示,還擺出視死如歸的架勢,招來一片抨擊的聲浪,輿論形勢處于下風。不過蔣超之后發的幾篇微博說了一些內情出來,劇情似乎又有所反轉。具體線索是這樣的:
酷派和360成立合資公司的時候如膠似漆是沒跑的,360拿出的是4個多億美元的真金白銀,公司做好了對雙方都有好處,后來又鬧掰了,原因復雜多樣。周鴻?說酷派所承諾的供應鏈和知識產權等支持一直沒有到位,在樂視入股酷派之后,更是把奇酷當對手了。酷派說周鴻?不把大股東放在眼里,把人員全安排成自己的,招呼也不打一聲就降價銷售手機,造成合資公司的巨額虧損等等。樂視方面也在隨后發表了公告,披露了樂視與酷派的合作洽談兩年前就已開始,而且還有三方通氣,獲得了一致共識,簽約前當事雙方也都有通氣等等。
合作條款問題多
360占奇酷49.5%的股權,酷派占了剩余股權,這是個不能體現周鴻?對手機市場野心的份額。雖然合同條款中規定了360日后可以增持到79%,即便360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也完全不能擺脫別扭的感覺。雙方在合作之初約定,360做互聯網手機,酷派做渠道和運營商手機,雙方互不越界。給人以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這世上并不存在純粹的互聯網手機,小米也是電商加運營商加渠道混合發展的,360和酷派各自短了一條腿,不知未來到底想怎樣。從一開始就設計不科學的合作模式,給今天的紛爭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就是合作條款問題。360需要酷派的供應鏈和IP支持,酷派需要360的互聯網運營能力,不過合同并沒有細化到彼此如何向對方提供支持的問題,這些說白了,只不過是一些承諾而已。承諾是可以做增減的,雙方指責對方支持沒到位,也得有個最后的法律認定,所以這些指責,還并不是關鍵。
關鍵問題是,樂視入股酷派是否違反了競業禁止條款,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指控的事實依據并不強。與360成立合資公司,酷派就失去了發展自身互聯網手機業務的權力,這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如果合同條款中沒有暗藏陷阱的話,酷派構成實質性違反競業禁止的行為于法無據。樂視是酷派的二股東,奇酷做得好樂視受益,奇酷做壞了樂視也受損失,樂視也表示自己愿意開放生態資源給奇酷了,表達了愿意合作的意愿。
高價賣是為了低價買
當初360直接投資了酷派,樂視進不來,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一幕了,不過據酷派方面說,周鴻?沒興趣也沒錢做這種收購,因為360要私有化正缺錢。有個細節被人們忽略了,雙方合作條款中除了認沽期權外,還有認購期權,如果違反競業禁止條例,360有權把手中股份以一倍的價格出售給酷派,也有權以一半的價格收購酷派手中的股份。如果360愿意拿出不到4個億美元的錢收購酷派所持股份,這問題也就解決了,但周鴻?沒這么做。從戰術上來說,被人們忽略的,當事人刻意不提的事情,才是主攻方向。
360之所以提出酷派支付不起,也不可能實現的條件,主要目的是順利拿到酷派手里的剩余股份,實施對奇酷的全面控制。酷派經此一役相當狼狽,股價也跌得很低,如果有解決方案出來的話,漫天要價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奇酷公司的支點是360和酷派,缺了誰也玩不轉,酷派能按公允價格出手剩余股份給360就要謝天謝地了,360沒準還能獲得以股票支付對價的機會,這才是本次360大戰酷派的真正目的。高價賣股,是為了低價買股。
樂視是贏家
不要去看什么悲情,也不要去看什么委屈,更不要相信什么你死我活的狠話。手機市場已經時不我待,周鴻?也說了,這是最后一班車。雙方通過私下協商或法律途徑來解決當然也可以,但時間上誰能等得起呢?解決上一年兩年,手機市場又不一定成了什么樣子了。在公開場合制造些話題,相互給對方施加強大心理壓力,是快速高效低成本解決問題的一記妙招。畢竟,雙方到目前為止還都止于嘴上打打殺殺的階段,誰都絕口不提上法庭的事情,這看上去更像是一種生意上的討價還價,只是在傳統行業走過來的酷派,手段不如360更狠罷了。
這場大戰繼續打下去,其實對酷派和360都沒有好處,耗費精力是小事,錯失大好發展機遇才是真正的損失。樂視在這起事件中的作用相當有意思,雖然是酷派二股東,但對于奇酷事件走向是擁有話語權的,未來成為酷派大股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是本次事件的最大贏家。
或許三方可以坐下來溝通一下,既然不能一起走下去,好聚好散還是要的,公開的打打殺殺很沒有必要。奇酷手機剛起步就遭遇如此重挫,相信也是各方不愿看到的事情。周鴻?對手機業務期望很高,視其為二次創業,別搞到最后夢碎奇酷,在手機上可就再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