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段子,說比爾蓋茨早年找基金經理幫自己做投資,從50億做到現在900億的身家。
基金經理當初把比爾蓋茨的微軟股份從45%賣掉只剩3%,大概200億市值。也就是剩下700億都是基金經理賺來的。
但是再一算,如果當初沒有賣掉微軟股票,留到現在的話,比爾蓋茨應該有2900億美元。
這當然只是個段子,不是每個人都是比爾蓋茨,也不是所有股票都是微軟。
對于咱們普通投資者,你不可能指望一只股票發家致富,甚至如果你資產稍微多點的話,還得考慮全球配置。
我不想列太多數據了,就只貼個圖說明問題。從2001年到現在,經歷了兩次金融危機,全球配置的組合(藍線)持續跑贏指數:
尤其現在全球經濟有種欣欣向榮的感覺,各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都在50分水嶺以上。這是2013年以來第一次,PMI指數在50以下的國家為零:
你想做全球資產配置的話,我給你做了個表,把美股里能買的各國ETF都列出來了。拿走不謝。
我把規模標出來了,以免你掉進流動性的坑。我還把PE列出來了,讓你對估值有個大概的感覺。驚不驚喜??貼不貼心??
(可以點擊看大圖)
你想配置的細點就用單個國家的ETF,想配置的粗略一點就用昨天那個大地區的ETF。
全球配置,避免各類黑天鵝之必備良藥。
今天做數據做了好久,沒空叨叨別的了。就是剛剛看到一個新聞,說央行召開閉門會議,要限制比特幣礦場的用電。你覺得這是利空比特幣還是利好?
據我所知現在全世界用電最便宜的地方就是中國川貴一帶的山區電廠,所以那里是全球比特幣產量最高的地方。中國難道不應該利用這個優勢進一步搶奪一下比特幣的定價權嗎?為啥要限制呢?看來還是想為以后發行自己中國特色的電子貨幣殺出一條血路。
最后提醒一下,現在公眾號的估值小工具可以正常使用,輸入A股B股港股通和美股三大指數成分股代碼或股票簡稱就可以跳出歷史估值數據。詳細說明回看之前我寫的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