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押市值高達2.47萬億
今年以來,兩市共有1317只個股發生股權質押,前后共質押1575.95億股,涉及參考市值2.84萬億元,截至12月20日,仍有1379.5億股未解押,參考市值達到2.47萬億元。
質押股權比例高企
截至目前,134只個股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30%,44只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成商集團華昌達萬澤股份奧馬電器海通證券
個股被質押股數比例超過40%,15只個股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50%。
五只個股質押率高居榜首
成商集團、財信發展、華昌達、萬澤股份和華信國際等5只個股的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60%,其中成商集團達到68.02%,排名第一。
質押從利好到利空
涉及股權質押一度被視為利好因素,5月-6月上半月,339只涉及股權質押個股平均獲得43.82%漲幅。大跌后股權質押被視為系統風險點,成為“千股停牌”元兇之一。
2015年股市先揚后抑,令股權質押也經歷了從大利好到大利空的轉變。先是在上半年,質押業務規模迅速擴大;股災到來后,隨著股價腰斬式的下跌,有股權質押業務的公司股價大幅接近平倉線,有這一業務的上市公司一時間又被市場避之不及。
目前兩市高比例股權質押個股眾多,投資者該注意哪些問題?哪些個股會有機可尋?哪些個股會由此引爆風險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最新數據,兩市仍有1286家上市公司的1379.5億股仍處于質押狀態,參考市值達到2.47萬億元。其中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質押比例高企,有134只個股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30%。
2015年股權質押各數據均創紀錄
股權質押業務在今年有了快速增長,不論是質押次數、股數還是涉及市值都已經明顯超過2014年全年。
今年以來,股權質押業務在今年有了快速增長,不論是質押次數、股數還是涉及市值都已經明顯超過2014年全年。
兩市共有1317家公司發生股權質押,占全部A股2809家上市公司總數的47%;前后共質押1575.95億股,比去年全年高出22.21%,涉及參考市值則達2.84萬億元,比去年全年多出87.02%;質押總股數達到1575.95億股,比去年全年高出22.21%。
進入12月份后,股權質押規模雖然環比略有下降,但整體規模仍維持較高水平。數據顯示,12月以來,有236只個股發生股權質押,合計新質押89.82億股,涉及參考市值達到1603.39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奧馬電器在12月份一共質押了5319萬股,占總股本的32.17%,涉及市值51.34億元,不論是質押股數占比還是涉及市值,都位居兩市第一。
公告顯示,趙國棟在11月18日通過受讓8個股東的3369.72萬股成為了奧馬電器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20.38%。但在受讓12天后,趙國棟于12月2日將3369萬股都質押給了海通證券,幾乎是其持股的所有股權。此外,原第一大股東蔡拾貳在轉讓4.87%股權給趙國棟后,又在12月16日將1950萬股質押給了個人金文瀧。
除此之外,在12月質押股數占比較高的還包括東方銀星、寶安地產、齊星鐵塔和西王食品,它們在12月分別質押了3840萬股、1.4億股、1.25億股和1.04億股,分別占總股本的30.00%、29.88%、29.87%和27.50%。
以市值來看,12月有6只個股的質押股權市值超過30億元,除了奧馬電器外還包括泛??毓?、齊星鐵塔、金葉珠寶、中源協和、龍生股份,質押股權市值分別達到39.39%、39.03%、31.90%、31.53%、30.60%。
15只個股質押過半股權
經歷過上半年牛市的培育后,A股市場處于質押狀態的個股快速增加,僅就今年數據,截至目前一共有1286家上市公司有股權處于質押狀態,合計股數達到1379.5億股,參考市值達到2.47萬億元。
值得投資者留意的是,截至目前,兩市目前有多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占比高企。數據顯示,有346只的股權質押占比超過20%、134只個股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30%,44只個股被質押股數比例超過40%,15只個股被質押股數占比超過50%,還有5只個股的股權質押占比超過60%。
成商集團是質押股數占比最高的個股,有68.06%的股權被質押。數據顯示,深圳茂業商廈是成商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共持有成商集團3.88億股,占總股本的68.06%,但深圳茂業商廈已經分別在今年7月和12月將其持股全部質押給了招商證券資產管理公司,質押截至日期分別是2017年的7月和12月。
此外,財信發展、華昌達、萬澤股份、華信國際的質押股權占比也超過60%,分別有2.12億股、3.51億股、3.02億股和7.21億股仍處于質押狀態,占總股本的67.52%、64.32%、61.43%、60.14%。
盡管股東利用股權質押進行融資是正常行為,但有些個股今年以來遭遇股權質押的次數多到超乎尋常。其中,上海萊士今年的股權質押次數高達45次,位居兩市第一,目前還有40才質押未解除,同樣質押次數高企的還包括新湖中寶、泰禾集團、保千里、瑞茂通,今年發生股權質押的次數分別達到43次、34次、28次和27次。
上半年的利好:跑贏創業板的秘笈
一種常見的股東融資手段,在上半年牛市的助推下演變成“利好”,不僅帶來了券商業務規模增長,沾了邊的股票就會大漲,以此構建出來的組合甚至可以跑贏當時瘋漲的創業板指數。這就是股權質押在今年上半年的真實表現。
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統計,5月-6月11日期間共有339只個股涉及股權質押,它們平均獲得43.82%的上漲幅度。相較之下,在此期間,上證指數只上漲了14.96%,滬深300指數上漲11.77%,創業板指數漲幅34.18%。
從盈利面積來看,5月-6月11日期間,90%的股權質押概念股股價出現上漲,只有8只股票下跌(27只股票停牌)。其中,有121只個股上漲幅度超過50%,占比達36.69%,還有15只股票在一個多月時間內漲幅超過1倍,2只股票更是上漲了200%。
這意味著,如果在5月第一個交易日任意買入一只股權質押概念股,投資者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概率可以獲得50%的收益,而出現虧損的概率不到3%。在當時的市場環境,許多券商分析師也直接將股權質押視為利好因素來進行解讀,認為“彰顯大股東信心”和“開啟轉型值路”
為什么股權質押當時會被視為利好?綜合各家看法,較為流行的分析邏輯是,在進行股權質押后,大股東有充分動機會抬高股價、尤其不會允許股價跌破警戒線。同時,這類策略的使用者還傾向于相信,一方面流通股數被鎖定后能有利于股價拉升;另一方面是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是為了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未來將會給公司發展帶來更大的利好。
也有券商人士表示,能夠做成股權質押的股票,都通過了券商反復的盡職調查,這意味著該上市公司有著良好的基本面和未來發展預期。
下半年的利空:“千股停牌”的背后兇手
隨著股市開啟暴跌模式,此前被視為重大利好的股權質押,在下半年開始成為避之唯恐不及的重大風險。畢竟,對質押了股權的上市公司股東而言,暴跌不僅意味著賬面浮虧,還意味著更頻繁的催收電話,更多被質押股票和被抵押的現金,以及著最嚴重情況下所有股權都易主可能性。
為了應對股市暴跌,理論上質押了股權的股東有三種手段:補券、補錢和回購,但對于已經大比例質押的股東而言,有些已經處于無券可補的局面,而補錢和回購更是不容易實施。但是,除了這三種辦法之外,還有一種最為有效且廉價的手段:讓股票停牌。
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統計,7月10日當天,兩市1386只個股處于停牌狀態,其中有659只停牌個股涉及股權質押,占比達到48%。此外,已被大比例質押股權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大部分處于長時間停牌狀態,截至8月5日,當時71只質押比例超過30%的個股中,有31只正處于停牌狀態,占比達43.66%;22只股權質押比例超過40%個股中,有10只個股處于停牌狀態,占比45.45%。
在8月下旬,一位在大型券商負責股權質押業務的資深律師和記者表示,隨著股價快速下跌,他們部門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催促客戶追加抵押品,各個客戶都“補倉得特別厲害”,所幸的是客戶一直很配合,目前還沒遇到客戶不追加抵押品的情況,但和上次暴跌不同的是,大家開始討論,如果股價繼續這樣快速下跌,可能會出現行業首例“爆倉”案例。
隨著股市繼續走低,顧地科技差點成為國內首個股權質押爆倉案例。9月8日,顧地科技發布公告稱,此前控股股東質押給海通證券的8399萬股已經臨近平倉線,相關股東正在于海通證券協商,并罕見地提及“以保障股份交割事宜的順利進行”。這意味著,如一旦確實完成股權交割,顧地科技將成為國內首單股權質押平倉案例,顧地科技的控股股東席位也將就此易主。
不過,顧地科技在幾個交易日后迅速發布更正公告和澄清公告,將股權質押中的“股權交割”事宜隱去,同時對媒體報道進行澄清,稱沒有廣東顧地不存在與海通證券股份交割的義務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