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做“感情用事”,在現實生活中為什么要告誡大家“遇事冷靜,千萬別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實際上是“感情沖動”的解釋。
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軍事特別行動”,俄總統在講話中說,他們已經想到了一切可能遇到的“事情”,時至今日,本人覺得,俄羅斯一定沒有想到基輔政權在炮聲隆隆之中能堅持下來,一定沒有想到烏克蘭軍隊沒有驚慌失措而潰不成軍,一定枚想到烏克蘭總統至今成了西方世界的“老大”(在這些國家演講,隨意抨擊他國,隨心所欲要求他國給自己想要的武器而無所顧忌,這些國家不但不反感反而俯首帖耳,世界真的變了)。
掛一漏萬,沒想到是出乎意料,但沒關系,他不影響“特別軍事行動”的進程。烏克蘭向外界宣稱,俄羅斯在馬里烏波爾已經準備就緒,大戰會非常慘烈,烏方也做好了一切準備。既然烏方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把事情想得明明白白,為什么還要硬懟呢?
戰爭是“燒錢”的行動。他們說,烏軍擊落一架蘇35,價值就是5000多萬美元,還不算隨之摧毀的附屬品,美國拜登政府已經支援烏克蘭30多個億了,還不算美國的小跟班出手的支持。
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五輪最厲害的“制裁”,目的是一邊利用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的所有資源,一邊截住所有流向俄羅斯的資源,兩頭堵,困死俄羅斯。在這種鐵桶般的圍困中,俄羅斯為什么要“停止向不友好國家出售能源”?俄羅斯每天向美國出售石油10萬桶,每天向歐洲出售10億歐元的原油天然氣,它既突破了西方的經濟‘金融圍堵,也增加了實實在在的收入,這是天大的好事,為什么要“自斷其路”’?今天,媒體報道,歐洲因為各國的國情不同,擁有資源也不一樣,所以在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問題上意見不一無法達成一致,如此狀況對于俄羅斯來說是“好得好”是求之不得,當然不會因為“他們是不友好國家”而不提供能源供應,那樣做是“愚蠢的沖動”。
感情用事,成就不了大事。個人如此,國家更是如此!
2022年4月12日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