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鋁的陽極氧化是一種電解氧化過程,在該過程中,鋁和鋁合金的表面通常轉化為一層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具有保護性、裝飾性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特性。從這個定義出發的鋁的陽極氧化,只包括生成陽極氧化膜這一部分工藝過程。
陽極氧化的其他類型
除金屬外,其他物質做陽極所引起的氧化作用,也稱為“陽極氧化”。電泳型材外觀華麗,但漆膜易劃傷,目前其應用在亞洲尤其是日本較普遍。在現實工藝中,針對鋁合金的陽極氧化,比較多,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以為這種工藝的特性,使鋁件表面產生堅硬的保護層,可用于生產廚具等日用品。但鑄造鋁的陽極氧化效果不好,表面不光亮,還只能是黑色。鋁合金型材就要好一點。
硬質氧化工藝特點
硬質陽極氧化的電解液時在-10℃~+5℃左右的溫度下電解 。將金屬配件放在配好的溶液中,在一定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形成氧化膜,把零件清洗干凈烘干就完成。由于硬質陽極氧化所生成的氧化膜層具有較高的電阻,會直接影響到電流強度的氧化作用。為了取得較厚的氧化膜,勢必要增加外電壓,其目的是為了消除電阻大的影響,而使電流密度保持一定,但電流較大時會產生激烈的發熱現象,加上生成氧化膜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量,使零件周圍電解液溫度劇烈上升,溫度上升將會加速氧化膜的溶解,使氧化膜無法變厚。另外,發熱現象在膜層與金屬的接觸處嚴重,如不及時解決,加工零件的局部表面會因溫度上升而被燒壞。
解決辦法:采用冷卻設備和攪拌相結合。冷卻設備使電解液強行降溫,攪拌是為了使整槽電解液溫度均勻,以利于獲得較高質量的硬質氧化膜。
鋁及其合金的氧化和著色
鋁及其合金的氧化處理分為化學氧化和電化學氧化(俗稱陽極氧化)兩大類。用于裝飾的目的往往需進行著色處理。著色的方法有化學著色和電解著色之分。
化學氧化處理所獲得的膜層比較薄,一般厚度為0.5μm~4μm,質軟不耐磨,抗蝕能力低于陽極氧化膜,一般不宜單獨使用。由于化學氧化膜吸附能力較好,主要作用油漆的底層。
化學氧化處理所需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生產而成本低,適用范圍廣,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狀的限制,可以氧化大型零件和組合件(如點焊件、鉚接件、細長管子等)。經化學氧化后涂裝,可有效地提高零件的耐蝕能力。
常見的鋁氧化處理加工的方法
一、天然氧化
這樣的鋁氧化處理加工方法所形成的氧化膜比較薄,厚度通常只能達到0.5~4微米之間。不僅如此,這樣的氧化方法多孔,并且質地較軟。雖然可以具備良好的吸附性,但是這樣的鋁氧化處理加工方法所提升的耐腐蝕以及耐磨性性能,都不如其他方法好。
第二、電化學氧化
這樣的鋁氧化處理加工方法所形成的氧化膜,通常厚度可以達到5~20微米,能夠提升一定的硬度。進而可以形成比較出彩的的絕緣性以及耐熱性。除此之外,所形成的抗蝕能力比起化學氧化膜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