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其所認為和規定的主權范圍內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是多余的!因此,烏克蘭絕不會停止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申討;無論波羅申科、澤連斯基,亦或者未來的烏克蘭領導人,都不會主動放棄克里米亞。
近期,烏克蘭外交部也就克里米亞問題再次發聲,稱烏政府已經做好了通過談判收回克里米亞的準備。而這也直接證明了基輔并沒有打算不要克里米亞。
但烏克蘭政府也應該清楚一點:即他們早就已經徹底失去了對克里米亞的實際控制,莫斯科也沒有意向將克里米亞作為俄烏爭端或者政治籌碼來處理。
其實,那些身處基輔權力中心的政客們對于“收回”克里米亞根本就沒有任何把握或信心,而他們之所以還會一再老調重彈,無非就是希望能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選票、能得到美歐的支持罷了。
縱觀自2014年公投后莫斯科對克里米亞建設的投入,可謂是傾盡心力。這既體現了莫斯科支持克里米亞入俄的堅定態度,同時也反映出了俄羅斯在西線所面臨的戰略緊迫性。
因為就在大約一周前,美國再次派出其部署在英國的B-52H戰略轟炸機抵近俄西部邊界,而且在飛行期間,B-52H甚至還對克里米亞半島實施了一次“模擬轟炸”,指向性和針對性一覽無余。
坦白而言,實際控制克里米亞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是俄羅斯國力日趨強大的具體表現之一。但在更大范圍的博弈中,俄羅斯相比美國的劣勢依然非常明顯。
此外不得不說的是,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固然是因烏克蘭親西疏俄、北約持續東擴而起,但該事件也從側面反映出一點:在克里姆林宮的認知中,復興的基礎一定少不了領土擴張!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