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擊斃巴格達迪究竟是功還是過呢?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給出的答案也不同。在美國總統眼里,這就是自己標志性的政績,既為明年大選增添了更多的勝利籌碼,也向世界證明了美國的“偉大”,美軍的厲害。可在俄羅斯眼里,這事兒就變得不光彩了。為什么這么說呢?
根據俄衛星網消息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雖然被美國以歡呼的方式宣布了出來,但我們仍然在研究這個消息的真假,畢竟巴格達迪已經被死亡多次了。他提醒稱,巴格達迪曾是美國的產物,他一手建立的伊斯蘭國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導致該國崩潰以及美國人關押在那里然后又放歸自由的極端分子從監獄釋放后產生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如果巴格達迪真的死亡了,那么美國人只是清除了自己催生的東西。
請注意,俄羅斯用了“研究”“如果”這些詞匯來描述巴格達迪被擊斃的消息,可見在俄方看來,巴格達迪是不是真死,還有待考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本拉登、巴格達迪和伊斯蘭國都起源于美國的扶持,現在美國人自己清除了不想要的東西,可真應了那句話,成也蕭何敗蕭何。
實際上,俄羅斯這么說美國并沒有夸張的成分。要知道,當年為了對付薩達姆,美國竟然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借口攻滅了伊拉克,事后美軍刮地三尺也沒有找到所謂的“化武”,反而被俄羅斯嘲笑拿“洗衣粉”來糊弄世界。美國不顧形象也就罷了,卻在消滅薩達姆之后,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民主和自由,反而導致伊拉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該國國內抗議不斷,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中苦苦煎熬。
動亂的伊拉克給了恐怖分子生存的土壤,使得伊斯蘭國這樣的極端組織大行其道,結果壯大后的伊斯蘭國蔓延到了敘利亞,給這個國家帶來滅頂之災。而“制造恐怖分子”的美國眼見大勢已成,于是打著反恐旗號,強勢介入敘利亞內戰,一邊扶持庫爾德武裝,搞得這個國家民不聊生,死傷慘重。一邊又抓著敘利亞的油田不放,為美國經濟輸血。所以說,美國這個劊子手現在只是殺了自己制造的“敵人”,確實沒什么值得贊揚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美國為了達到自身目的完全不擇手段,哪怕讓這個國家滅亡也在所不惜。因此,俄羅斯說巴格達迪是美國的產物一點都不過分,反而道出了全球的心聲,天下苦美久矣。
就當下來說,最苦的莫過于敘利亞了,它夾在美俄土三方之間沒有一點話語權,就連自己的領土和油田也都無法通過武力奪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國將自己當做“犧牲品”來交易,這對于敘利亞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奈何實力弱小的敘利亞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