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哥回答;我們在美軍組織的海上聯合演習中經常看到兩棲攻擊車的身影,高大,笨拙,不過它能裝下28個人,如果擠一下裝一個排沒問題。公路上能跑64公里/小時,實際40公里/小時,水上就更慢了最快13.5公里/小時。不過這款車可不是我們要說的AAAV兩棲攻擊車,而是AAV7A1兩棲攻擊車。美軍作戰主要依靠航母戰斗群,從海上登陸作戰是其典型的作戰模式,因此,在快速突擊理念下這款AAV7顯然是落后了,于是美計劃2006年開始用新研制的AAAV兩棲突擊車取代了這款落后的AAV7A1兩棲攻擊車。不過從現在一些演習畫面來看,AAV7A1的出鏡率遠高于在2006就計劃服役的AAAV新式高速兩棲攻擊車,這又是怎么回事?
美國奉行全球戰略,而能夠支持它這種戰略達成的自然條件就是海洋,全球三分之二的海洋為美國海軍及陸戰隊提供了全球到達的便捷途徑。所以美軍非常重視航母、兩棲攻擊艦的建設,并配備了兩棲作戰的裝甲車輛。早期的AAV7A1一直做為主力,但隨著美軍實行快速作戰已經不適應,于是開啟了新型AAAV兩棲攻擊車的研制,這款車被美軍定義為“遠征戰車”(EFV)。
性能;這款車最大的優勢就是水上速度,按照美軍登陸作戰設定,從40公里海域開始泅渡,這款車的水上速度46,61公里/小時,能夠在浪高3米的海況下泅渡,這個高速度來自三個設計,一是采用滑翔設計。車底平面,并從底部安裝用來滑水的防浪板。以前的防浪板都是安裝在前傾斜鋼板上面,而AAAV從前底部就開始,這樣就行成一個滑翔過度,減少海水阻力。二是把履帶收回車兩側,減少海水阻力。三是大功率發動機,有兩種模式,水上2700馬力,陸上850馬力,所有操控都一鍵式搞定。AAAV能夠搭載3名乘員,并能載員18人。武器也是這款車的必須有的裝備,一門30毫米加濃炮,和一挺7.62毫米輕機槍。這款車輛除了速度高,防護也得到了加強。
這款車的履帶并不是傳統上的鋼制履帶,而是橡膠履帶,這種橡膠履帶在一些小型挖掘機上總能見到其身影,特點是重量輕,AAAV使用了鋁合金車體,并部分采用了合成纖維。通過以上措施,重量得到了控制,這并非就降低了整車的抗彈能力,據說能夠抵御14.5子彈的射擊,并在十五米距離上抵御155炮彈碎片的能力。其實看似強大實則很脆弱,裝甲防護并不突出,而橡膠履帶說的在強度高,也絕不會高過鋼質履帶,并且一塊受損就需要更換整條。鋁合金車體的抗彈性能同樣也不會強過鋼板。這款車看來目的就是突出速度,水上速度才是王道。
正當美國緊鑼密鼓的測試這款“遠征戰車”,并小批量試裝,速度卻慢了下來,到今天也沒見過幾輛,到是老款AAV7A1的身影不減,顯然是遇到了難題。然而美國具有革命性的發明,利用防浪板連接下部車體的滑板式設計卻被一個大國玩出了新花樣,并且早就批量入役了數個型號的兩棲戰斗車輛,如今更是用在了水陸坦克上,形成一個龐大的高速水上兩棲裝甲車輛家族,真是西方沒亮東方先亮了。
據說美國已經打算放棄了這款“遠征戰車”,當然并不能說這款車不先進,最起碼是價錢高,而且必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款車從戰術定位上就是完成距離海灘40公里的快速突擊任務,雖然能夠陸上作戰,但我們從美軍AAV7A1的使用來看,美軍并沒有用它去戰場上拼殺。這也是一切都是為了水上速度的原因,而橡膠履帶,鋁合金車體說的在好聽也經不住炮彈,地雷的考驗,這點上美軍顯然是做了一個脫褲子放屁的事。這也許是美軍并沒有繼續采購這款車的原因。反觀它國,采用相同的設計理念,水上速度并不差,而且本身就是上岸作戰設計的,而且是一切為了陸上突擊作戰,正和美軍相反。總之這款AAAV兩棲車,性能不錯,但戰場上未必適合,就其龐大的體積和身高也好不到哪去。(↓老款AAV7A1)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看法,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歡迎探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