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機械的閥門
液壓機械的板式閥、疊加閥等接合面也是漏油較容易出現的部位,這些部位出現漏油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與O形圈安裝面磕碰、劃傷、螺釘長度不足、強度較低等,漏油的治理可以通過對以上問題進行分別處理。
液壓機械的液壓缸漏油可能是因為偏載、鹽霧、表面損傷、活塞桿表面落有粉塵泥水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液壓缸的密封損傷或失效,進而引起漏油。液壓缸漏油的解決方法是根據以上原因,避免液壓缸的偏載、清除鹽霧和粉塵、避免磕碰或劃傷。
液壓機械避免泄漏的方法是定期檢查、維護和保養,一旦出現泄漏則處理的越及時就越有效果,也更不容易引起事故。
目前機械密封在泵類產品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而隨著產品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節約能源的要求,機械密封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泛。機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將直接影響整機的運行,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領域內,機械密封出現泄漏,將嚴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嚴重的還將出現重大安全事故。人們在分析質量故障原因時,往往習慣在機械密封自身方面。
機械密封是靠一對相對運動的環的端面A(一個固定,另一個與軸一起旋轉,見圖1)相互貼合形成的微小軸向間隙起密封作用,這種裝置稱為機械密封。
隨著工業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這些裝備需要配套大量的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液壓氣動和密封元件。其中工程機械是液壓產品的用戶,占行業銷售的42.3%,今后比例還會擴大,所以工程機械的發展動向至關重要。據預計,到2010年液壓挖掘機年需求量約達6萬~8萬臺,推土機(120馬力以上)近萬臺,裝載機約10萬~12萬臺,平地機約2000臺,壓路機約1.5萬臺,工程起重機約2萬臺,叉車約8萬臺,水泥攪拌車近萬臺。此外,我國現擁有工程機械約140萬臺,預計到2010年達到200萬臺。O形密封圈截面為O型,形狀簡單,材質為橡膠,耐磨性能不如聚氨酯,所以在液壓系統中主要用于靜密封。
初步測算,預計到2010年國內對液壓、液力、氣動、密封產品需求總額,將由2005年的200億元(其中進口約9億美元,出口近3億美元)增至約350億元(其中進口約15億美元,出口約5億美元)。其中,液壓產品由100多億元增至200億元,液力產品由10多億元增至20多億元,氣動產品由近30億元增至50多億元,密封產品由30多億元增至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