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密封膠灌縫施工工藝在高速公路及國道裂縫處理中已普遍應用,在公路工程裂縫處理中其主要工藝流程是:開槽→吹縫→烤縫→灌縫四個工序。其施工流程如下:
1、開槽 開槽是利用開槽機,沿著裂縫方向開出寬度1-1.5厘米、深度1-1.5厘米的坑槽。開槽,人為地擴大了道路裂縫的寬度和深度,清除裂縫中的所有雜土和廢棄物,露出道路面層結構新的接茬,確保密封膠和路面之間無隔離層,使密封膠和路面結構層牢固結合。 開槽與道路石油瀝青灌縫清縫的區別是:開槽完全清除了裂縫中的雜土和廢棄物,保證了密封膠與道路接茬的牢固結合。清縫工序的缺點是對裂縫中的雜土和廢棄物清楚不,造成灌入到裂縫中的道路石油瀝青與路面結構層之間存在夾層而結合不牢固,影響灌縫效果。
5.基材表面溫度過高:
硅酮膠固化時,所粘結材料的溫度不超過50℃,這個結論已被大多硅酮膠生產商認可,在基材表面溫度過50℃時注膠,就會引起膠縫起泡,在金屬板幕墻的耐候嵌縫時,會遇到上述情況。在炎熱的夏季,當太陽暴曬金屬板時,特別是鋁板表面溫度會達到80℃,此時注膠極易引起膠縫起泡。所以應選在后半下午或陰天時注膠,以改善上述情況。
為保證密封膠產品是在廠家推薦的比例范圍內混合的,每天開啟打膠機時應進行拉斷時間試驗,并與廠家給出的拉斷時間范圍進行印證。比如,白云牌雙組分結構膠在溫度23-25℃,相對濕度40-60%條件下,A組分與B組分在正常體積比9:1-11:1的范圍內,拉斷時間為20-60分鐘。在上述環境條件下,拉斷時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即可認為混合比例異常。
拉斷時間會受到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在實際的溫度、濕度條件下,有時會與廠家推薦的時間有一定的偏差,比如溫度偏低時,拉斷時間會延長。不過這個拉斷時間一般應該是穩定的,幾天內檢測的結果不應有大的波動。如果溫度或濕度沒有發生急劇變化而拉斷時間出現明顯波動,則需要查明原因,檢查設備是否正常、產品是否正常等,排除問題后才能繼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