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融信托將向華夏幸福發起訴訟
以中融信托為代表的金融機構,與華夏幸福在債務解決方案上的爭端仍在繼續。
2月10日中融信托對外表示,公司發現華夏幸福質押的176.49億元的應收賬款出現違規支付的情況,已嚴重損害投資人利益,公司已聘請律師團隊,將盡快發起訴訟,堅決保護委托人權益。
據了解,中融信托管理的4個集合信托計劃合計債權本金金額59.84億元,合計質押華夏幸福因建設園區產生的對各地政府應收賬款176.49億元,整體質押率低于35%。在項目成立前,各園區所在地政府向公司出具了承諾函,認定中融信托所代表的投資人對該筆應收賬款享有優先受償權,且承諾“后續應收賬款回款一律支付至指定監管賬戶中,未經中融信托同意不會變更回款賬戶”。
“但通過對華夏幸福和出質人的財務報表追蹤分析發現,河北省內應收賬款金額減少但是監管賬戶中并未收到相應資金,南部某城市也出現應收賬款也存在類似情況?!敝腥谛磐邢嚓P負責人表示,在發現該情況后,公司多次向各地政府和華夏幸福發函進行核實,截至2022年2月9日,未得到任何回函。
2月6日,中融信托官網發布一則信托計劃臨時管理報告顯示,由于華夏幸福提供的債務重組條件違背了《債務重組計劃》和債務化解工作的原則,且債務重組條件仍存在較大的風險。為了保護委托人的利益,作為受托人中融信托暫時無法代表本信托計劃加入華夏幸福債委會,或代表本信托計劃接受華夏幸福目前的債務重組方案、簽署《債務重組協議》。針對目前發現部分質押物所在園區政府未遵守承諾,違規支付應收賬款的行為,作為受托方中融信托也表示將代表本信托計劃采取堅決行動,全力保障委托人利益。
一位投資人透露,這份臨時報告意味著中融信托與華夏幸福就債務解決方案的溝通陷入了僵局——其中華夏幸福要求將其中一個項目的延期期限由5年改為8年,并拒不出具具體的還款安排。“這讓投資人無法接受?!?/p>
此后華夏幸福對外回應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與中融信托進行多輪協商,正在對協議具體內容做進一步詳細溝通。公司將繼續堅持“不逃廢債”的基本原則,嚴格執行《債務重組計劃》,推動債務重組協議簽署等工作,切實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爭取早日化解華夏幸福債務風險。
這一說法也遭到中融信托的否認。中融信托表示,近日并未收到華夏幸福主動溝通或回復。“最后一次溝通還在1月24日。實際上,在上百次線上線下溝通中,沒有一次是華夏幸福主動聯系的?!?/p>
記者了解到,除中融信托外,仍有不少信托等金融機構未加入華夏幸福的債委會,有是是通道項目,只需資金方出面解決此事;有的是因為規模較小,并且也有較強的抵押品;有的是不滿意華夏幸福的《債務重組協議》,仍在博弈和觀望。
爆雷十年后這只信托計劃投資人再次收到利息
2022年2月10日,吉林信托-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公布的管理報告顯示,收到2021年第三季度留債債權利息111.7萬元,并進行了分配。
據悉,該信托計劃成立于2011年11月,實際募集資金9.7億,最終未兌付的信托債權(包括利息)12.65億元。
展開全文根據《留債協議》,將信托計劃原債權人民幣12.65億元中的8.82%留作對山西晉柳能源有限公司的債權,留債部分從2020年4月21日起計算利息,利率為人民銀行五年以上同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4.65%),由山西晉柳能源有限公司分七年償還。
吉林信托表示,“我公司將繼續認真履行受托人職責,密切關注晉柳公司的情況,加強對信托財產的管理工作,及時向受益人報告有關情況,積極維護受益人的合法權益?!?/p>
1月新增家族信托超百億元
中國信登信托登記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行業新增完成初始登記信托產品6115筆,環比增長54.73%;初始募集規模(以下簡稱“規?!保?1.13萬億元,環比增長21.66%。
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超五成新增信托規模投向實體經濟。1月份,行業投向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領域的信托規模達到6302.97億元,占當月新增規模比重為55.64%,規模和比重分別較上月增長2211.51億元、11.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1月新增家族信托超百億元。數據顯示,1月份行業新增家族信托規模128.99億元,較上月增長33.54%,創近一年內新高。
此外,公益(慈善)信托實現大幅增長。1月份,行業新增公益(慈善)信托規模2.48億元,較上月增長700%,并產生一單億元級慈善信托,該慈善信托為“中信信托·2021芳梅教育慈善信托”,規模為2.0001億元。此外,1月份新增的慈善信托呈現多元化特征,涵蓋助學、抗擊疫情、鄉村振興、關愛特殊群體等多個領域。
房企1月融資規模同比下降七成
2022年1月,房企整體融資規模同比下降七成,各渠道融資規模均同比大幅下降,其中信托融資收縮幅度最大。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月房企融資總額為792.2億元,同比下降70.3%,環比下降16.6%,單月融資規模同比連續11個月下降。2022年是房企償債高峰之年,年內到期債券總額近萬億元,其中1月、3月、4月及7月的到期債務規模均超千億元。
交行員工偽造信托合同騙客戶超千萬元炒股
近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對一起銀行員工偽造信托合同詐騙客戶上千萬資金的案件作出判決。2010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間印某在交行上海陸家浜路支行擔任理財經理。其間,印某通過偽造相關信托合同,冒用銀行名義與謝某簽訂多份信托合同,將謝某共計1400萬元陸續轉入自己銀行賬戶。印某將資金用于個人炒股票、炒郵幣,最終出現巨額虧損,理財資金到期不能兌付。最終,印某被判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處罰金15萬元。印某所在支行對謝某371.39萬元的損失承擔85%的賠償責任,即315.68萬元。
責編:糯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