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晚間,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報告顯示,經初步測算,2021年預計歸母凈利潤為-89億元至-103億元。
對于虧損原因,公告中表明主要有6項原因導致,其中有3項為主動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究其主因,仍是“專網通信”事件的余波:該公司虧損主要由于對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通訊公司)風險事項計提相關損失,對凈利潤影響為-80億至-83億元。2021年,受“隋田力專網通訊業務”影響,上海電氣存在大量應收賬款逾期的情況。此前上海電氣曾預計,該事件所致的最大風險敞口為83億元。
這表明,上海電氣已對此做了最徹底的處置,大規模計提資產減值拖累業績的陰霾就此散去,“這意味著該事件風險已經全部釋放,風險事件將不會對后續業績再造成任何負面的影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記者查詢其2021年12月31日的公告發現,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五家應收賬款客戶的累計訴訟資產保全金額高達32.59億元。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如果2022年能通過訴訟回收部分,將形成2022年業績的正面影響。
“黑天鵝”事件突襲,未改基本面
1月28日A股市場再度大跌,上證綜指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下跌1.78%,深成指跌2.77%,創業板指跌3.25%。在此背景下,上海電氣當天上漲1.66%。這表明資本市場對這家電氣巨頭的信心正在修復。
上海電氣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裝備制造企業之一,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眾多“首創”和“之最”,都誕生于此。該公司產業門類眾多,涵蓋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3大產業板塊,為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提供各種重大技術裝備。歷年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上海電氣連續實現快速增長、逆勢增長。2020年經受住疫情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巨大沖擊,仍實現穩健增長。
去年年中,上海電氣突遇“黑天鵝”事件。2021年5月30日,該公司突發重大風險提示公告,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電氣持有40%的股權)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在此之后,10余家國內上市公司相繼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或子公司經營的專網通信業務存在部分合同執行異常,以及應收賬款逾期。這一系列事件,均與陷入“隋田力專網通訊業務”有關,引發市場嘩然。
不過,去年7月惠譽評級給出的報告認為,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的潛在大額資產減值不會影響上海電氣的評級。
國泰君安去年11月的研報也認為,剔除資產減值影響后,上海電氣2021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令人失望,但其當季的毛利率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16.7%。“鑒于2021年前三季度錄得的大額減值損失屬于非經常性且是管理不善的結果,而公司的基本面以及電力設備行業的展望仍然穩健,我們維持對上海電氣前景的樂觀看法。相信上海電氣將繼續受益于國企改革及其自身的轉型,有望把握電力設備行業的新機遇。”
展開全文上海電氣核電堆內構建制造
雙碳背景下各版塊將持續發力
“上海電氣業務板塊多,電氣通訊技術的業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應收賬款減值對公司的影響是一次性的。”某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通訊事件過去后,市場對該公司的關注度會回歸到各項業務的成長性、競爭力等方面。“公司的高效火電機組競爭力強,海上風電設備等居領軍地位。同時公司對新業務:節能環保、儲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燃料電池等都在持續布局發力。這些都將持續拉動公司未來的成長性。
數據顯示,上海電氣去年半年報與三季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明顯。半年報中顯示,各項業務訂單均有顯著增長。
去年5月,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正式成為“國資拆分第一股”,這是上海國資系統科創板上市首單,成功募集權益資金29億元。電氣風電由此成為上海電氣下屬獨立風電核心業務上市平臺,借助上市融資渠道加大對風電產業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投入,有助于實現該板塊的做大做強。
在核電業務方面,上海電氣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核電領域。現如今,已成為國內核電設備制造產業鏈最完備的集團,擁有全球集中度最高的核電設備制造基地。12月20日,上海電氣參建全球首座四代核電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并網。業內預計,在雙碳目標下,國內核電領域將迎來新一輪建設熱潮。
廣東粵電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現場
在儲能領域,上海電氣已耕耘多年,在電網側、新能源側、用戶側領域都參與過多個項目。2021年11月,公司首個火儲聯合調頻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填補了公司調頻儲能領域的空白,補全了全場景應用。
上海電氣的控股公司贏合科技也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新簽及中標訂單翻番,其中與寧德時代的合作訂單近30億。
此外,上海電氣正著力于推動制造業與工業互聯網有機融合。去年12月,上海電氣“星云智匯”3.0版正式公布,利用其多年積累的工業領域行業經驗和對應用場景的理解,將向生產管控、研發設計、服務增值全鏈條延伸,助力企業構建全要素互聯互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從市場角度看,該此前歸母凈利潤連續5年增長,但股價處于低位區間附近。光大證券分析師曾預測上海電氣22-23年凈利潤為46.87/51.07億元,對應EPS為0.30/0.33元,結合與公告中公司EPS為0.25元來看,公司目前顯著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