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綠地控股,600606.SH)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綠地控股全年營業總收入5349億元,同比增長17.29%;總資產1297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7.15元,同比增長8%;利潤總額208億元,同比下降32.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億元,同比下降49%;基本每股收益0.6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8.58%。
截至2021年底,綠地控股有息負債余額降至2360億元,全年壓降有息負債858億元,自“三條紅線”監管政策出臺以來已累計壓降有息負債1522億元。綠地控股表示,總負債中的最大部分為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較年初增加512億元,占比提升至42%,有息負債占總負債比例則再創新低,僅約21%。房地產業有息負債余額降至1660億元,占比約七成,其余來自受國家穩增長等政策鼓勵支持的基建等產業的負債金額占比約三成。
在房地產業方面,綠地控股在2021年1-12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326.8萬平方米,比2020年同期減少20.0%;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902.46億元,比2020年同期減少19.0%。回款2772億元,回款率96%,同比提升10個百分點。銷售結構中,住宅銷售金額占比77%,商辦占比23%,銷售均價12500元/平方米。
展開全文2021年1-12月,該公司新增房地產項目儲備45個,土地面積413.47萬平方米,權益土地面積320.44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901.94萬平方米,權益計容建筑面積703.48萬平方米。完成新開工面積1548.7萬平方米,比2020年同期減少51.3%,完成竣工備案面積2591.8萬平方米,比2020年同期增長10.0%。
綠地控股表示,去年審慎實施項目投資拓展,土地款總耗資412億元,總貨值近1300億元,平均樓面價約4500元/平方米,當年實現現金流回正項目13個;按計容建面計算,約75%為住宅;按貨值計算,約50%位于一二線城市。
截至2021年12月末,綠地控股出租物業面積為418.99萬平方米,出租率為83.8%;酒店客房數為12554間,入住率為52.4%。2021年1-12月,公司出租物業取得租金收入14.9億元,酒店取得經營收入19.12億元。
在基建產業方面,綠地控股全年營業收入2844億元,同比增長22%。去年全年新增建筑施工項目總計7691個項目;全年新簽合同7155億元,同比增長17%。細分來看,境內項目新簽合同資金同比增長17.57%,境外項目新簽合同資金同比減少13.03%;房屋建設新增項目合同金額同比增加21.7%,基建工程同比增加17.24%。
綠地控股表示,廣西建工、貴州建工、江蘇省建、西安建工等龍頭成員企業,指標完成率較高、增速較快。同時,嚴控投墊資項目,防范上游房企及地方債務風險傳導,按照“資金有保障”的原則,落地了一批重大項目。
此外,綠地控股通過推動多個海外項目竣工交付并回款等積極舉措,累計回籠資金超過37億元。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2022年,綠地控股將圍繞“聚焦、轉型、再造、強體”的主線,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邁上新的臺階。聚焦:對資源配置實施戰略性重組和聚焦,推動有限的資源向優勢產業、優勢區域和優勢團隊集中。全力推動產業聚焦、區域聚焦、資源聚焦。轉型: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面推動轉型升級,謀求高質量發展。全力轉變思想觀念、發展方式、考核機制。再造:適應新的時代條件,打破落后低效的傳統模式,增強內生發展動能。重點推動商業模式、組織架構和人才團隊重塑再造。強體:苦練內功,強身健體,夯實加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重點推進資產質量、管理水平、企業文化持續強化提升。
在產業戰略方面,房地產業,將去化存量,盤活資源,轉變方式,苦練內功,推動全面重塑。以回款為核心,推進存量去化;圍繞重點項目,保竣工保交付;調整開發模式,優化區域布局;提升產品品質,強化運營服務。基建產業,將優模式,調結構,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金融產業,適當傾斜資源,推動轉型升級,做強做優。其他綜合產業,進一步推動轉型調整。
截至1月28日,綠地控股報4.37元,總市值558.34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