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鹿山新材)終于在10年后叩響了A股大門。
據證監會官網,鹿山新材的上交所主板IPO申報將于1月27日接受發審委的上會審核。
從2012年向創業板遞交申報材料而后終止,到此次終于迎來主板上會之機,鹿山新材IPO之路走得十分漫長。
此次再度闖關,鹿山新材業績基本面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招股書顯示,鹿山新材的營收規模已從2011年的3.62億元增至2020年的10.12億元,而歸母凈利潤也已從0.40億元增至1.16億元。
有了穩定業績的支撐,鹿山新材也“底氣十足”地從將其上市板塊定在了主板。
鹿山新材此次預計將5.93億元的募資額投向“功能性聚烯烴熱熔膠擴產項目”、“TOCF光學膜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用途,其中將有3.00億元的募投資金被計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系上述募投用途中耗資最大的環節。
但是在償債能力、流動性都并不差的情況下,鹿山新材將3.00億元的募資額用于補充營運資金的合理性或許也要畫上一個問號。
值得注意的是,鹿山新材此次除了換板塊,還變更了從屬的行業分類,而這一調增是否與其嘗試規避環保部門在相關環節的“重點管理”,或許也存在爭議。
換行業二度闖關
作為一家高分子熱熔粘接材料生產商,鹿山新材的產品主要應用于復合建材、能源管道、高阻隔包裝、光伏新能源、平板顯示等多個領域。
此次申報主板IPO,鹿山新材也將其行業劃定為“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2020年版本招股書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橡膠和塑料制品業(C29)中的塑料制品業(C292)”,“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橡膠和塑料制品業(行業代碼C29)”。
但是在2012年鹿山新材首次遞交招股書之時,其所屬行業卻是“精細化工行業中的膠粘劑子行業”,對應證監會行業分類則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變更的同時,鹿山新材的主營業務并未發生變化。
“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從事高分子熱熔粘接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未發生過重大變化?!甭股叫虏谋硎?。
信風(ID:TradeWind01)注意到,行業認定的不同所帶來的是排污管理標準的變化。
據生態環保部2019年發布的11號文《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下稱排污名錄)顯示,對塑料制品業(C292)將實施簡化管理;若被認定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中的與其業務相似的“合成材料制造”子行業,則其排污管理標準將轉為重點管理。
展開全文這其中究竟是鹿山新材的行業真的更符合“塑料制品業”的定義,還是為了排污標準能夠獲得簡化管理而做出的“戰術規避動作”,有待其進一步解釋。
除了行業分類的變化外,鹿山新材前次IPO的保薦機構也由招商證券變更為中信證券(600030.SH)。
彼時招商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招商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招商資本)還持有鹿山新材6.50%的股權,而在前次IPO終止后的2015年,招商資本也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將其持有股權分別轉讓給西藏聚蘭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和廣州美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轉讓價格合計0.20億元。
進口依賴型猶存
營收規模已破10億元大關的鹿山新材自然也有將上市板塊從創業板變更為主板的底氣。
招股書顯示,從2018年至2020年,鹿山新材的營收分別為7.66億元、7.95億元和10.12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0.48億元、0.72億元和1.1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鹿山新材營收規模的擴大離不開光伏行業的景氣度。
以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為例,從2018年至2020年該產品為鹿山新材帶來的營收分別為2.09億元、2.01億元和3.37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7.40%、25.35%和33.45%。
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也是前五大客戶采購的主要產品。
以2020年為例,松下電器全球采購(中國)有限公司、陽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和晶科能源(688223.SH)等在內的前五大客戶一共從鹿山新材處采購1.72億元的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鹿山新材超6成的原材料來自境內,但是其核心原材料采購主要集中于境外的幾家大型企業,其中包括LG集團、韓華集團、ExxonMobil Chemical Asia Pacific(??松梨冢┑?。
仍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鹿山新材境外所采購的價值0.68億元的EVA、POE和茂金屬主要來自LG集團、臺塑集團和??松梨诘惹拔宕蠊?,占當期進口采購金額比例為96.35%。
這也引發監管層對鹿山新材是否嚴重依賴境外供應商的擔憂。
“補充披露發行人進口材料是否存在嚴重依賴供應商,與供應商合作關系是否穩定”。證監會指出。
鹿山新材卻以原材料分布較為分散對這一進口擔憂予以了否認。
“發行人與進口供應商合作情況良好,對進口原材料不構成重大依賴”,鹿山新材進一步表示:“發行人主要進口原材料的境外廠商數量較多,且供應商所在地及產品生產裝置所在地分布較為廣泛、分散,發行人進口地不存在對單個地區的嚴重依賴”。
鹿山新材雖然承認POE材料確實目前主要依靠進口,但其同時表示已有部分廠商開始投建產能。
“POE方面,雖然國內市場目前主要依靠進口,但國內萬華化學、京博石化、燕山石化、茂名石化、揚子巴斯夫等多個廠商已投建相關產能,未來實現投產后,將打破境外廠商壟斷局面?!甭股叫虏谋硎?。
過半募資額“補流”待估
此次鹿山新材頗受市場關注的還有其募投項目的用途。
招股書顯示,鹿山新材將約3.00億元的募資額用于補充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
對于“補流”這一做法的合理性,鹿山新材稱:“公司面臨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壓力加大,對補充流動資金需求有所加強”。
2018年至2020年底,鹿山新材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分別為6.43億元、5.99億元和8.67億元,其中主要用于支付“購買商品、接受勞務”。
盡管如此,但是從償債能力來看,鹿山新材的財務狀況并不如其所言般緊張。
截至2020年12月底,鹿山新材的資產負債率僅為33.53%,而福斯特(603806.SH)、上海天洋(603330.SH)等五家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為42.86%。
對于自身較低的負債率,鹿山新材解釋稱;“作為未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受限,采取較為穩健的經營策略,控制負債規模所致?!?/p>
但是,鹿山新材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也與行業平均值差距并不大。
截至2020年12月底,鹿山新材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2.21和1.79,而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為2.84、2.47。
鹿山新材則以其“催收”為由進解釋:“公司制定了相對嚴格的應收款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客戶回款的催收;亦重視存貨等其他經營性資產的周轉效率,有效地控制流動資產的規模”。
事實上,將過半募資額用于資金周轉的IPO企業不在少數,比如已于1月25日順利拿到證監會發行批文的金徽礦業曾在其募投項目中明確提出將4億元募資額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而此次募資額過半用于補充營運資金的鹿山新材,并未強調其募資用于償還貸款,因此其在資金投向上也將擁有更大的自由度,而這里背后的合理性或許仍要接受市場的檢驗。
換了板塊,也換了行業,這次鹿山新材能順利過會嗎?市場正在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