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吳永久
隨著開年以來A股的持續下跌,原本不少機構預期中的跨年行情徹底宣告落空。今日市場更是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包括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數等在內的多個A股指數去年全年的漲幅已經在最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全部抹去。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四季度以來,不少基金重倉股紛紛出現了大幅回調。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去年末基金持股比例排名前100位的A股,去年12月以來的平均跌幅為11.7%,跑輸滬深300指數8.5個百分點。
今日55%的A股跌幅超4%
截至收盤,今日包括上證指數(跌2.58%)、深成指(跌2.83%)、滬深300(跌2.26%)、上證50(跌2.02%)、中證500(跌3.37%)、上證180(跌2.21%)等在內的多個A股主要指數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另外往昔的結構性行情在今天銷聲匿跡,市場呈現出普跌的狀態。全天上漲的個股不足300只,而跌幅超過4%的個股多達2541只,占A股總數的比例為55%。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開年來的這輪下跌后,包括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數、科創50等在內的多個A股核心指數去年全年的漲幅已經在最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全部抹去。
對于今日市場的大幅下跌,申萬宏源策略團隊在盤后發布觀點稱,俄烏局勢等外圍因素不是主要矛盾,A股調整反映的是自身問題:
(1) 2022年沒有新基金發行“開門紅”,且機構投資者向穩增長調倉緩慢,穩增長行情的演繹存在高度博弈。
(2) 寬信用是核心目標,持續寬貨幣非必選手段:央行工具箱已非常豐富,如果刺激效果不佳,定向寬信用的概率更大,而不是進一步寬貨幣。
(3) 美國緊縮的出發點是經濟治理思路調整,不以短期數據驗證擾動為轉移。緊縮預期發酵后,還有落地兌現的“灰犀牛”影響。
申萬宏源策略團隊認為,雖然短期的超跌反彈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但對于中期市場回暖仍然需要保持耐心。
展開全文基金重倉股大幅跑輸大盤
從2016年以來,基金重倉股始終都是市場的一條主線。不過,從去年四季度以來,不少基金重倉股紛紛都出現了大幅回調。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去年末基金持股比例排名前100位的A股,去年12月以來的平均跌幅為11.7%,跑輸滬深300指數8.5個百分點。而這100只基金重倉股中,有34只個股去年12月以來的跌幅超過了20%,其中不乏長春高新、北方華創、陽光電源這樣的近年來市場上的明星股。
而從持股基金家數的維度來看,去年底以來基金重倉股的表現同樣形勢嚴峻。據Choice數據統計,2021年末持股基金家數排名前100位的A股,去年12月以來的平均跌幅為4.41%,也跑輸了滬深300指數。其中億緯鋰能、比亞迪、愛爾眼科等過去幾年的大牛股去年12月以來的跌幅都超過20%。
還有3個交易日,市場將迎來春節假期,那么在大跌之后究竟是否要持股過節呢?國金證券策略團隊今日盤后發布觀點稱,盡管臨近春節假期,存在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的權衡,但國內并不存在明顯的利空因素。業績下行已經成為市場一致預期,不會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因素,當前國內政策也處在持續寬松階段。市場調整尾聲階段,不必過于悲觀。
另外,記者注意到,還有部分券商今天晚間將組織電話會為A股“打call”。例如,繼昨日晚間之后,中信建投研究所將在今晚再度舉行主題為“準備反擊,贏在當下”的電話會,多位行業首席分析師將發表觀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