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待一切事物上,我們都要放眼長期發展規律
文|瑞·達利歐
編輯|彭韌
在投資界,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和他的橋水基金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瑞·達利歐從事投資近50年,避開了2008年金融危機等大大小小各式危機,為投資者創造了巨額收益。盡管近些年的橋水基金也曾經陷入過盈利爭議,但別忘了,在平均存活年數只有4年的美國對沖基金公司中,橋水基金已經屹立了45年之久。
在總結多年投資經驗的時候,達利歐在他的新著《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中寫道,做好投資需要歷史視野,在看待一切事物上,都必須放眼長期發展規律,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他一直在密切觀察全球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及其市場和政治局勢。本文選摘自達利歐的這本新作。
作為一名投資管理人,我需要的是在短時間內做出投資決策,而花費大量精力去關注長期歷史,似乎有點兒奇怪。但我的經歷告訴我,做好投資需要這樣的歷史視野。
我的方法并不是一種學術研究方法,而是一種非常務實的方法,目的是幫助我做好工作。要想做好投資,我需要比競爭對手更好地預測各國經濟的未來走勢。因此,近50年來,我一直密切觀察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及其市場和政治局勢(因為政治局勢會影響經濟和市場),試圖充分了解當前形勢,并以此為基礎推斷未來。
為什么要關注長期歷史
從我多年與市場角力和總結相應原則的經歷中,我認識到:一個人預測和應對未來的能力,取決于他對事物變化背后的因果關系的理解;一個人理解這些因果關系的能力,來自他對以往變化的發生機制的研究。
我是在吸取了痛苦教訓之后才找到這一方法的。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錯誤是錯過了一些重大市場變動。這些變動在我的一生中從未發生過,但以前曾發生過很多次。第一件讓我始料不及的大事發生在1971年,當時我22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當暑期工。我喜愛這份工作,因為在交易大廳里賺錢和賠錢的節奏都很快,大家喜歡彼此取樂,交易員們甚至在交易大廳里打水槍。我全心關注世界的重大局勢發展,并押注于它們對市場的影響,有時這種影響可能是戲劇性的。
展開全文1971年8月15日星期日晚上,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國不再遵守允許紙幣兌換成黃金的承諾。在聽尼克松講話時,我意識到美國政府違約了,我們以前所知的那種美元已不復存在。我想這不是好事。因此,星期一早上我走進交易大廳的時候,心想股市暴跌肯定會導致一片混亂。結果確實出現了大混亂,但不是我所預想的那種。股市非但沒有隨美元暴跌而下跌,反而上漲了大約4%。我大為震撼,因為我以前從沒經歷過貨幣貶值。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潛心研究歷史,發現歷史上許多次貨幣貶值都對股市產生了類似的影響。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我找到了原因,也得到了寶貴的借鑒,它們讓我日后受益匪淺。經歷了幾次這種痛苦的突發事件之后,我深刻意識到,很有必要了解過去100多年來所有大國經歷過的所有重大經濟和市場變動。
換句話說,假如過去發生了某起重大事件(例如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我不能確定它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那么我必須弄清事件是如何發生的,然后做好應對準備。
我如何使用歷史數據押注投資
我通過研究發現,歷史上曾發生過許多同類事件(例如經濟蕭條)。如同醫生研究某種疾病的許多病例一樣,通過研究這些案例,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些事件發生的機制。通過與杰出的專家交談、閱讀書籍,與我出色的研究團隊挖掘數據和檔案資料,再加上我自己的經驗,我對這些案例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我從這些研究中看到,財富和權力的變化通常以典型的次序發生,這個典型次序在我的腦海里構成了一個原始模型,它幫助我看清驅動同類事件發展的因果關系。在此基礎上,我研究偏離這一原始模型的情況,并設法對這些情況做出解釋。
然后我將腦海中的模型輸入算法中,這樣做既幫助我將現實情況與我的原始模型進行對比,也幫助我以此為基礎做出決策。通過這個程序,我不斷完善對因果關系的認識,直到我可以用“如果……那么……”這樣的句式來制定決策規則(對現實情況的應對原則):如果X發生了,那么我們就下注Y。接下來,我觀察實際情況與我的原始模型及預期之間的差異。
在橋水投資公司,我和我的合伙人非常系統化地進行這項工作。如果實際情況符合模型,我們就繼續下注于通常將會出現的情況。如果實際情況開始偏離模型,我們就尋找原因,并且做出調整。這個過程幫助我理解驅動這些發展的重要因果次序,也令我更加謙遜。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做法,也會是我未來的做法,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所以你讀到的內容展示的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
例如,我用這種方法研究債務周期,因為在過去50年里,我需要應對許多債務周期,它們是經濟和市場發生巨變的最重要的驅動因素。我用這種方法研究過許多重大事件,例如經濟蕭條、惡性通脹、戰爭、國際收支危機等,以求理解周圍似乎已萌芽的反常事件。正是憑借這種視角,當其他公司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陷入困境時,橋水較好地應對了那次危機。
放眼事物的長期發展規律
這種方法影響了我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
這種看待事物的方法改變了我的視野:從被各種事件(像襲來的暴風雪一樣)圍困,到超越各種事件,放眼于事物的長期發展規律。我將這種方法用于幾乎一切事務。例如,在構建和經營我的公司時,我運用了同樣的方法,了解人們的思考方式等現實情況,學習妥善應對現實情況的原則,我在《原則》一書中講述了相關原則。以這種方法理解的相關事物越多,我就越能看到相關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例如經濟周期與政治周期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它們在更長時間內的相互作用。
我認為,人們之所以往往錯過一生中的重要成長時刻,是因為每個人僅經歷漫長歷史的一小部分。我們就像螞蟻一樣,在短暫的一生中全神貫注于搬運面包屑,卻無暇拓寬視野,發現事物發展的宏觀規律和周期及其背后的重要關聯、我們在周期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通過從宏觀角度考察歷史,我認識到自古至今,只有幾種性格類別的人類,沿著有限的幾條道路前行,遇到有限的幾類情況,發生有限的幾起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事件反復出現。唯一不同的是當時人類的服飾及其使用的語言及技術。
未來的時代將與我們有生之年所經歷的時代完全不同,但與歷史上的許多時代有著相似之處。因此具備足夠寬的歷史視野,能夠幫助我們把控事物的長期發展規律,從而更精準地預測未來,應對變化的世界秩序。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責編 | 要琢
本文為《巴倫周刊》雜志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