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2021年電商運行情況通氣會上獲悉,根據第三方數據監測,2021年,四川省網絡交易額達40691.4億元,同比增長13%,交易額達到了歷史最高,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增速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交易規模位列全國第6位,占全國比重進一步上升。其中,網絡零售額突破7000億元,增速高于全國4.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5.4%,預計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9.9%,較2020年同期增長1.6個百分點,規模首次躍居至全國第7。四川網商數量達到169.2萬家,同比增長6.7%,應用型網商數占比94.9%。
網絡交易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
成都市網絡零售額達4934.8億元
“2021年四川省電商運行實現了‘雙突破’與“雙升位”?!彼拇ㄊ∩虅諒d電商處處長尹佳慧總結了去年全省電商呈現的亮點。據她介紹,2021年全省網絡交易額、網絡零售額分別首次突破4萬億元、7000億元大關。網絡零售規模首次躍居全國第7,較2020年提升1個位次。
還有一大亮點是,部分特色行業市場份額和品牌電商綜合排名居全國前列。其中,食品、服裝鞋包、家裝家飾電商產業帶規模作為西部唯一省份躋身全國前10。五糧液、瀘州老窖同行業綜合排名居第2、第3,全友、斑布均位居第4;劍南春、極米科技均位居第7、長虹位居第9。
在2021年全省電商運行結構中,以食品、旅游、餐飲銷售為主,服務消費比重提升。數據顯示,食品、3C數碼、服裝鞋包分別實現1119.2億元、720.5億元、520.4億元,在實物型網絡零售額分別占比27%、17.4%、12.6%,占比較2021年分別提升0.9、0.6、0.5個百分點,合計占57%;在線旅游、在線餐飲、生活服務分別為994.1億元、921億元、352.5億元,在服務型網絡零售額分別占比34%、31.5%、12.1%,合計占77.6%,在線旅游占比提升最快,提升達4.6個百分點。
全省各個市州,到底哪里最能買?數據傳遞出了一個“信號”,在網絡購買力上,全省區域競爭加速,成都平原網絡零售規模占比超八成,攀西區增速最高,達州、德陽、宜賓網絡零售額位次提升、增速雙雙居全省前列。成都平原經濟區網絡零售額達5948.9億元,占比88.9%。成都市網絡零售額4934.8億元,占全省總額的69.8%。樂山、綿陽、德陽、眉山緊隨其后,分別為326.6億元、275億元、169.9億元、133.7億元。
展開全文農村網商數西部第一
RCEP生效將推動優質消費品出口
隨手翻開抖音,去年以來,四川地區涌現出不少直播帶貨“網紅”,四川特產紛紛銷往全國各地。數據顯示,四川農村網絡零售額1921.8億元,同比增長32.3%,高全國5.4個百分點,占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4.6%。其中,四川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85.7億元,同比增長26.8%,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占全國的5.4 %。從地域看,成都、樂山、德陽農村網絡零售額均突破百億,合計占比超6成。從網商數看,農村網商數量達62.2萬家,同比增長24.7%,較上年增長12.3萬家,位列全國第七,西部第一。從品類看,水果、茶飲、草藥等行業熱度最高,橘子、綠茶、茉莉花茶等品類銷量居前。
“買全球”“賣全球”,四川的跨境電商發展步伐持續提速。去年,四川發布全省首批6個跨境電商示范基地(園區),集中授牌一批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單位,通過以點帶面,推動全省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700.9億元,占全省一般貿易額的29.6%,同比增長53.8%,增速高于全國38.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73.5億元,同比增長78.5%,進口27.4億元,同比減少65.0%。成都、瀘州、德陽、綿陽跨境電商綜試區交易總額分別為685.3億元、7億元、4.1億元、4.5億元。全省跨境電商備案企業近2300家,德陽、綿陽、南充、宜賓成為新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城市。
“圍繞貫徹落實全省‘外貿進口年’行動,深挖西部消費潛力,加大優質消費品供給,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下一步,將制定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重點措施,招引培育龍頭、鏈主企業,繼續復制推廣‘前店后倉+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四川省商務廳外貿創新處副處長郭蕾透露,今年還將通過爭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打造藥品(醫美)等特色品類商品進口口岸,此外,結合RCEP生效,將擴大化妝品、電子產品、服飾、奶粉、農產品等優質消費品進口,打造四川特色單品爆品。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