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家、i黑馬主辦的第14屆創業家年會1月13日在線上舉辦,主題為“立足專精特新·堅持重度垂直”。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提出,當下我們正在觸摸并將一起探索一個未知的新世界——專精特新的創業世界。專精特新是國家為中小企業下一個40年發展鋪就的黃金之路。
他認為,某種程度上,專精特新企業很像德國的“隱形冠軍”。20多年前,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概念被引進中國,受到大家的推崇,特指一些在制造業、實體產業做得很好的企業,很有競爭力但卻不知名,因此被稱為“隱形冠軍”。在學習這一“隱形冠軍”模式的同時,近20多年間,我國也引進了非常多源自美國資本市場的做法,從天使、VC、PE到創業板、科創板,都是我們借鑒美國的成果。但是,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它們的中小企業數量都沒有中國這么龐大。中國不但中小企業數量非常多,還有全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門類,產業GDP是經濟的重要支柱。
千萬數量級的中小企業,尤其是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去銀行進行債權融資、間接融資很困難,也很少受到風險投資機構的青睞。這就決定了,中國中小企業既不能只走硅谷道路,也沒法完全像德國那樣,借助銀行體系獲得大量債權融資。那么,如何讓這批企業能夠在資本助力下快速成長?近半年多來,國家已經鋪就了一條“黃金之路”:以“專精特新”作為旗幟,圍繞專精特新做認證,同時國家提供了北交所這一“基礎設施”,讓專精特新企業能夠登陸資本市場,用股權實現直接融資。
“百花齊放、小而美、共同富裕,這三個關鍵詞就是專精特新作為未來中小企業發展道路的屬性和標簽,也可以說是新的創業價值觀。”牛文文進一步分析認為,專精特新企業有四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本土產業,細分冠軍,技術強鏈,自主發展。
首先,專精特新企業一定是立足本土產業的。它不是一開始就是互聯網項目,也不僅僅做一個純粹的技術工具。
第二,它一定在細分產業里做得很深,所以特別容易做成細分產業里的“隱形冠軍”、“小巨人”甚至產業龍頭。
第三,這種企業往往有一定的技術突破和技術壁壘,它們的技術強項在全球產業鏈脫鉤的情況下,能夠幫助中國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第四,這種企業往往是自主發展的,其造血能力大于其融資能力,或者這種企業根本就沒進入過資本市場。它們往往有營收,有利潤,但是規模不大,因為融資少,所以發展速度可能不會太快。
牛文文提醒,對專精特新企業來說,有三件事極其重要:厘清知識產權、爭取實現資本化、擁抱數字化極為重要。對于專精特新企業來說,知識產權代表了企業的技術含量,而技術是決定它能走多遠的最重要因素。很多中小企業對自己擁有的技術是否“專”和“特”并不知道。好在國家有關部門推出了一套專精特新的認證標準,“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海量的中小企業去做專精特新的技術認證。我們有一個500人的團隊,下沉到20多個城市,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從市級、省級到國家級的技術認證,這是專精特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獲得更好更快發展的第一張名片?!迸N奈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