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私募基金被投資人聯名舉報!
日前,有投資人向證券時報記者報料,百億債券私募明毅基金旗下產品“明毅固盛五號”私募基金出現投資人無法贖回投資款的問題。投資人在實名舉報信中稱,明毅基金惡意侵占投資人款項、存在關聯交易、不同產品間隨意利益輸送、信披違規等“違規行為”。
對此,記者分別向“明毅固盛五號”投資人及明毅基金方面采訪求證。明毅基金相關負責人1月12日對記者表示,舉報信中的內容不屬實,公司沒有任何違法違規行為,此事乃“黑公關”所為,投資人和明毅基金公司將在兩天后發布澄清說明。
投資人方面,根據舉報信,兩位舉報人分別是成都領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四川宏盛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分別出示了基金購買合同,其企業法人均口頭向記者確認該情況屬實,這兩家企業的代表律師也向記者出示了委托代理行政訴投訴議書,以此確定舉報人的身份屬實。
針對舉報信中投資人提出的幾點質疑,記者向明毅基金發函求證,截至記者發稿,仍未收到對方的回應。
1.4億投資款無法贖回?
根據投資人提供的舉報材料,2018年3月,投資人成都領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四川宏盛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申購了明毅基金旗下“明毅固盛五號”基金共計3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仍有剩余12630.82萬份基金份額尚未得以贖回。
舉報信中指出,投資人無法贖回的原因是:“明毅基金將全部的基金財產投資于交易所債券協議回購,質押標的全為華夏幸福相關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按照協議,在2021年3月基金底層資產順利兌付后,投資人理應可以正常贖回退出。但明毅基金突然告知,基金持有1.4億元交易所債券質押式協議逆回購,質押標的均為華夏幸福的相關債券(19問津A4、19華控04及15華夏05),但目前存在流動性風險、變現較難。
投資人表示,根據協議,基金財產投資的每筆資產均需征得投資人同意。“明毅基金投資該協議回購時,從未以任何形式告知我們或征得我們同意。”記者從投資人提供的一份補充協議中也看到,在乙方承諾項下,確有注明“固盛五號購買資產需經過甲方書面確認并同意。”
此外,投資人認為,明毅基金是在明知道華夏幸福質押標的已違約的情況下,惡意侵占基金財產實施的該筆投資,因為投資人同意投資的資產在2021年3月就可以到期贖回,但明毅基金卻在投資人的資金到期之前,把資金投向了交易所的華夏幸福債券協議回購,而彼時華夏幸福主體已違約。
存在關聯交易、利益輸送?
舉報信指出,“明毅固盛五號”持有的協議回購的質押品折扣率均為80%以上,這與目前華夏幸福的債券20元左右的市場價格偏離巨大,質押品嚴重不足值。此外,協議回購利率大致在5%左右,嚴重偏離質押品為暴雷債券的風險暴露水平。因此,投資人在信中直指,“明毅基金作為基金管理人,存在明顯的玩忽職守,隨意在不同產品之間輸送利益的嫌疑。”
此外,根據“明毅固盛五號”基金2021年三季報,“明毅固盛五號”是通過嵌套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持有的該協議回購。投資人在舉報信中認為,“嵌套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關聯交易、規避監管。”記者在五礦期貨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確實看到了“固盛五號”這只產品。此外,五礦期貨資管計劃中還有多只明毅基金的產品。明毅基金方面對媒體表示,一層嵌套在行業里合法合規,不屬于關聯交易。
舉報信中表示,2021年3月以來,明毅基金每月會發來一封信息披露及風險揭示函。但令投資人費解的是,明毅基金試圖讓投資人同意將質押債券過戶至基金名下。投資人表示,如同意過戶,則意味著“固盛五號”將由承擔回購的交易對手風險變成了承擔質押債券的信用風險。
編輯:萬健祎
直播預告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