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艷明 1月12日,記者從中國銀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銀協”)獲悉,“2021年銀行業十件大事”發布。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指導下,今年已經是中銀協連續第15年組織開展“銀行業十件大事”評審發布。
據了解,2021年度評審活動征集到全體會員單位,央級、主流媒體及中銀協各專業委員會推薦的行業大事共390件。經由政府、監管部門,新聞媒體,高校專家及行業內經濟學家等共計12名組成的專家評委會開展評審,嚴格履行相關程序,最終評定“2021年銀行業十件大事”。
一、服務實體經濟穩定恢復,大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升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微紓困,降費讓利惠企利民,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新成效。重點集團、大型企業風險處置穩妥推進。推動存量高風險機構持續壓降,高風險機構數量明顯減少。堅決推進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將各類金融業務全面納入監管,金融風險總體收斂。
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出臺《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推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提檔升級。
四、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力配合做好中央巡視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養老金融改革試點落地,落實能源保供、防汛救災服務保障。
五、加強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發布《商業銀行監管評級辦法》,出臺理財產品銷售管理、現金管理類產品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系列新規。
六、數字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數字人民幣白皮書發布;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更好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需求;國內首筆第三方全流程自動化電子函證成功落地中銀協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
七、公司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出臺《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加強股東股權監管,規范董事監事履職行為,第四次公布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首批受理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年”工作。
展開全文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綠色金融評價方案,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氣候友好銀行北京倡議》。
九、穩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銀保監會相繼出臺50多項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優化跨境人民幣結算,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啟動,首批試點銀行業務落地,債券通“南向通”正式開通 。
十、中國銀行業管理人才庫成功上線。銀保監會指導部署,搭建高級管理人才庫、獨立董事人才庫和外部監事人才庫“三個子庫”,優化金融人才資源配置,為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供高質量人才保障。
同一天,中銀協發布“2021年銀行業好新聞”,這已經是協會連續第10年開展年度“銀行業好新聞”評審發布活動。
據了解,2021年度評審活動面向全體會員單位,央級、主流媒體征集,得到廣泛響應、踴躍推薦。經由政府、監管部門領導,高校專家及行業內經濟學家共10名組成專家評委會,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履行相關程序開展評審。并在往年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項目設置,更精準地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分“普惠金融”“保障民生”“服務三農”“創新發展”四個類別,媒體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132件作品榮獲“2021年銀行業好新聞”,發揮了突出有力的典型示范作用。
經濟觀察報社報送的《銀行等級新論》入選2021年銀行業好新聞優秀作品。
2021年的行業宣傳中,廣大專家學者專注研究、解讀政策、聚焦熱點、建言獻策,為助力新時代銀行業科學穩健發展,發揮了新聞輿論導向引領作用。巴曙松、貝多廣、李建軍、曾剛、程實、婁飛鵬、溫彬、劉佳寧、劉春彥、鄭路等10位專家榮獲“2021年銀行業引領型新聞宣傳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