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基金報記者 若暉
新年首家!浦銀理財拔得銀行理財子公司2021年獲準開業的頭籌。
1月7日晚間,浦發銀行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浦銀理財已收到獲準開業的批文,浦銀理財注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在上海市,早在2020年8月,浦銀理財獲準籌建,時隔一年多時間終獲開業。浦銀理財也是第8家獲準開業的股份制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
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統計,截至去年9月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凈值化比例超86%,其中,銀行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占比達48.97%,成為理財市場的絕對主體。
浦銀理財獲準開業
成為2021年首家
新年伊始,銀行理財子公司再迎擴容。
浦發銀行1月7日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浦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準開業的公告》,公告中稱,公司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浦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銀保監復〔2022〕4號)。根據該批復,公司全資子公司浦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浦銀理財”)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準開業。
浦銀理財注冊資本5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上海,公司業務范圍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理財顧問和咨詢服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浦發銀行表示,設立浦銀理財是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的戰略舉措。浦銀理財將以專業化、差異化和國際化的領先資管機構為戰略發展定位,以客戶為中心,以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市場前列、產品體系種類豐富齊全為目標,打造銷售渠道開放化、產品布局一體化、投研服務專業化、投資策略多元化的資產管理領先品牌,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為各類客戶提供優質、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嚴格履行有關程序,推動浦銀理財開業運營。
浦發銀行2021年三季報披露,截至2021年9月末,理財產品規模1.11萬億元,凈值化比例不斷提升。
展開全文浦銀理財是也是繼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信銀理財、華夏理財、平安理財、廣銀理財之后,第8家開業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銀行理財子公司“招兵買馬”
也有部分投研人員回流公募基金
事實上,在籌備期間,浦銀理財已多次廣撒“英雄帖”,為開業做人才儲備。在近期對外發布的招聘中,就涉及到包括多資產配置部、現金管理部、固收投資部、權益投資部、股權直投部等15個部門旗下近30個崗位。
多數崗位要求具備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從業經驗,例如多資產投資經理的崗位描述是負責多資產多策略產品的研發設計、形態創新及投資管理,制定產品投資策略,落實策略執行并定期回溯業績,對產品的規模及凈值表現負責;負責內外部FOF/MOM投資管理體系建設,使用定量定性方法對國內市場基金產品和基金管理人進行系統的盡職調查、評價和準入,開發評價模型與跟蹤模型,實施管理人績效考核評價,動態維護基金三級池和外部管理人庫,將FOF/MOM拓展為子公司重要投資形態與資產標的;基于產品投資方向及策略定位,依據自上而下的大類資產配置思路,結合自下而上的策略設計及基金產品、外部管理人研究,制定整體投資方案并構建FOF/MOM投資組合等。
要求應聘者具備5年及以上銀行或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從業經驗;熟悉資金、固定收益、權益、證券化、非標、商品及衍生品等各類金融市場及投資標的屬性邏輯,具備多資產產品投資策略設計、創新研發以及客戶拓展營銷成熟經驗。
銀行理財子公司入局也在加速大資管行業人才流動,部分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跳槽去了近年來新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有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員選擇加入公募基金隊伍,近期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中就有部分人士具備銀行理財子公司工作背景。
1月4日,德邦周期精選混合發起式發布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新上任的基金經理金曄此前于廣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籌)研究及數據部擔任VP,從事權益研究工作。2021 年 4 月加入德邦基金,現任基金經理。
目前管理富國達利純債一年定開債等3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劉瀚馳此前曾任招銀理財固定收益投資部投資經理助理,2020年6月加入富國基金,2020年11月起開始上任基金經理。
去年8月,鑫元乾利債券基金公告增聘基金經理,新任基金經理黃軒在2017年1月至2020年 4 月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專戶投資經理,2020年5月跳槽去信銀理財,擔任投資經理。2021年7月又回歸基金行業,加入鑫元基金,2021 年8月16日起擔任鑫元乾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現任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三部總經理的張李陵,在2020年時一度離開博時,加入招銀理財擔任投資總監,之后又選擇再次加入博時基金。
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
理財公司市場份額占比達48.97%
隨著新的一年到來,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作為大資管中規模最大的子行業,銀行理財中的凈值型產品占比穩步提升,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已成為理財市場的絕對主力。
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統計,2021年三季度,銀行理財市場新發產品1.17萬只,募集規模31.87萬億元,新增投資者數量987.98萬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263億元。截至9月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凈值化比例超86%,市場運行平穩。
2021年三季度,共305家機構新發理財產品1.17萬只,募集資金規模31.87萬億元。截至9月底,共337家機構有存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
單只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平均為6.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56億元,增幅9.1%。凈值型產品規模穩步上升,占比達86.56%,較去年同期提高26.08個百分點。同時,新產品規模穩步增加,老產品加速退出理財市場,理財市場轉型進程有序推進。
截至9月底,理財公司共獲批籌建29家,21家正式開業,產品存續規模達13.69萬億元,較年中增長36.75%,同比增長2.75倍。隨著理財業務的轉型與理財公司的發展,理財公司市場份額占比穩步增加,占比達48.97%,成為理財市場絕對主體。
慘烈!復牌直接腰斬!8倍大妖股閃崩跌停,銀行家電突然爆發!鋰電半導體軍工狂跌,千億白馬跌超9%!阿里騰訊又被罰,恒生科技股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