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以為水蛭比較小就認為水蛭每畝可以養很多,一般來說 ,每畝的養殖數量基本在2200-2500條左右,種苗的話一般在40-50斤左右。 因為沒法保證水蛭能均勻的分布在整個養殖場地,所以適當的少一點可以保持水蛭的生長速度和質量。所以養殖場地進行分割,大程度的保持水蛭的均勻分布。水蛭常見的食物就是田螺、河蚌和一些動物血塊之類的東西,初期的話在養殖場地里面均勻的放置一定數量的田螺、 河蚌,然后輔助一些血塊喂養,加快其生長即呵。一般早晚各喂養一次即可,投喂時常控制在1-2小時左右,每次都少量的投喂,讓水蛭能均勻的進食,減少飼料的損耗。
武漢農科大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水蛭養殖
氣體溶解量。
氣體包括氧氣、二氧化碳、氮氣、氨氣、硫化1氫和甲1烷(沼氣)等。一般較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當水中的含氧量大于0.7 毫克/升,水蛭就活動正常;當水中的溶解氧小于0.7 毫克/升時,水蛭就會紛紛爬出水面,到岸邊土壤或草叢中,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池塘中這兩種氣體的含量與水溫的晝夜變化密切相關。其中含氧較多的時間是下午,這是因為水中綠色植物在此時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了二氧化碳,產生了大量的氧氣。而黎明時水中含氧量較低,這是因為夜晚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動物沒有停止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呼出。
無機鹽溶解量。無機鹽包括硝1酸鹽、磷酸鹽、碳酸鹽和硅酸鹽等。這些鹽類的溶解量對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動植物的數量,對水蛭的生長繁殖有著直接的影響。
水蛭養殖池可在房前屋后挖一寬3米、深1米、長度不限的水池,或利用池塘、水溝及低產田等地挖溝起埂成連溝式的養殖場,溝寬3米,埂寬40厘米、高80厘米,保持水深60厘米即可,兩頭分設進水口和排水口,底部鋪設石塊或樹枝供水蛭棲息。水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散瘀、通經的功效。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經閉、血瘀、跌打損傷、瘀血作痛等病癥。所以在養殖好水蛭一定會有很大的經濟效益的。
自然狀態下,螞蟥一般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污穢坑塘等地方,喜歡吸人畜血液,行動比較敏捷,會波浪式游,也可以作尺蠖式移行。
養殖螞蟥時能夠以淡水螺類、蚯蚓以及部分昆蟲為主,搭配各種動物血、內臟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秸稈,螞蟥吃這樣的飼料長得比較快。
作為對主體食物鏈的適當補充,可以投喂一些人工飼料如畜禽魚飼料、動物血塊等。可根據成體、季節和養殖池的理化性狀與養殖密度之間的動態量比關系,來確定投喂量。如水溫在22~27℃的水蛭旺食期,若水質清新,就可多投飼,投喂時間可在水蛭晚間出動覓食之前,否則就可適當少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