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證監會決定對聯想集團科創板IPO的保薦人中金公司采取監管談話的監督管理措施。
今年國慶節后A股首個交易日,上交所官網公告了關于終止對聯想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CDR)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這也意味著,9月30日才獲受理的聯想集團科創板IPO申請,僅僅在8天后就被終止。聯想集團也刷新了被終止科創板IPO的最短時間。
中金公司被監管談話
12月29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經查,證監會發現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及王晟、孫雷、趙沛霖、幸科、謝晶欣在保薦聯想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對發行人科創屬性認定履行充分核查程序,主要依賴發行人提供的說明性文件得出結論性意見,相關程序及獲取證據不足以支持披露內容,未能完整、準確評價發行人科創屬性。
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70號)第五條的規定。按照《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對上述公司及個人采取監管談話的監督管理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聯想集團于1994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并于1995年發行美國存托憑證(ADR)。
上交所的公告顯示,10月8日,聯想集團和保薦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聯想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撤回公開發行存托憑證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和《關于撤回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存托憑證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申請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上交所也決定終止對公司公開發行存托憑證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聯想集團科創屬性引爭議
事實上,之前聯想集團申請科創板IPO時,其科創屬性曾引起市場的爭議,圍繞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發投入占比低、負債率超90%、募資額過高等。
展開全文資料顯示,2015年~2019年,聯想集團研發費用分別為96.36億元、93.95億元、80.09億元、85.27億元和94.6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32%、3.16%、2.81%、2.48%和2.63%。
此前,證監會公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同步修訂發布了《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調整了科創板的屬性評價體系。
修訂后,對科創板企業科創屬性的評價有了明確的4項指標,包括: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最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收金額達到3億元。
“研發投入和研發水平是檢驗科創板上市公司科創屬性的‘硬核’指標。對比相關規定,顯然,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占比比較小,且逐年下滑,其科創成色顯得有些不那么亮眼。”某券商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記者|李娜
編輯|何劍嶺 何小桃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