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12月以來,A股市場輪番上演行情,北向資金逐漸偏向大消費、非銀金融等價值風格方向。月初,券商股崛起扛起大旗,彼時市場預期跨年度行情有望逐步啟動;隨后白酒和新能源板塊聯袂上漲,如今,房地產股票掀起熱潮。
明年A股賺錢效應幾何?貝殼財經記者從螞蟻基金等44家基金公司聯合發布的研報發現,7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明年A股市場會實現正收益,6成基金經理預計收益區間會在0-10%。其中,科技、制造行業的表現最受期待。
A股市場風格迅速調整,跨年行情仍在?
年末A股市場風格走向變了?從北向資金來看,進入12月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排名前十的個股多為金融和日常消費領域,比如,互聯網券商代表東方財富、白酒股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等。
具體來看,券商板塊月初扛起大旗,成為市場熱議的對象。彼時,業內稱券商股的崛起預示著跨年度行情有望逐步啟動。隨后滬深兩市出現普漲格局,特別是白酒和新能源板塊聯袂上漲,帶動了整個市場的人氣。
12月20日,市場出現調整,年內火爆的新能源回調,基金跌了也再次沖上熱搜。12月21日,行業板塊全線上揚,逾3600只個股上漲,159只個股漲停,房地產板塊掀起漲停潮,香江控股、宋都股份、北辰實業等28只房地產成分股漲幅至10%及以上;文化傳媒、建筑等板塊漲幅居前。
興業證券認為,當前跨年行情的大邏輯依舊成立,繼續抓住四大主線,把握跨年行情:一是關注券商這個跨年行情演繹的重要載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有望對券商長期業績形成支撐。
二是受益于穩增長預期,同時低估值修復的新老基建、地產等板塊。一方面,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另一方面,后續貨幣、信貸有望進一步寬松,帶來基建、地產等板塊估值修復。
三是雙碳相關的新能源和煤炭等板塊。
四是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創成長板塊。政策持續支持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企業。同時,宏觀環境進入“寬貨幣、穩信用”階段,市場風格將進一步偏向高景氣、高增長的科創、科技。
就近期市場的調整,天風證券認為,過去一個多季度,以滬深300為代表的指數,反而出現了震蕩反彈,意味著股價隱含了非常強的穩增長預期,所以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最強的穩增長信號后,市場出現了階段性類似于利好兌現的情況。
基金經理如何看后市?6成預計收益區間會在0-10%
臨近年底,不少研究機構都對明年的行情作出了一定預期,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多數機構對于藍籌股優質龍頭股轉向了樂觀態度,看好2022年估值回升的機會。
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劉格菘認為,2022年市場的關鍵詞是分化,行業之間、同一個行業上下游、同一個賽道的細分領域都會有較大分化。明年對全球比較優勢不利的影響因素會逐漸淡化。
貝殼財經記者從螞蟻基金等44家基金公司12月21日聯合發布的研報發現,在上百位基金經理的調研中,7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會實現正收益,6成基金經理預計收益區間會在0-10%。其中,科技、制造行業的表現最受期待。
對于明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的整體行情,偏債型基金經理更多持中性觀點。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等因素支撐下,76.5%的債券型基金經理認為,外資增配中國債券的趨勢將延續。此外,固收+債基的前景被持續看好,認為會平穩發展或繼續走熱的占主流。
與此同時,ESG基金的發展可持續性也得到近7成基金經理的認可。據了解,受訪基金經理中發行過ESG基金的僅9%,但有18%的基金經理明確表示,會考慮發行ESG基金,另有62%的基金經理將密切關注市場情況再決定是否發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宋美璐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