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CR實驗室凈化系統規劃與設計
以上裝置在測試過程中基本上可以控制廢氣產生源。但是,為了消除廢氣殘留,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也就是說與實驗室整體系統規劃與設計密切關系。
(1)平面規劃與設計:一種是盡可能采用大型隔間設計,以確保通風順暢。另一種,PCR實驗室凈化中的所有設備和設施都有空間放置在墻壁和地面上,確保無處不通風;三是采用不吊頂設計,防止室內渦生。
通過PCR實驗室凈化原理分析,為達到設定的凈化標準要求,今天康德萊凈化說說達到PCR實驗室凈化要求所應采取的四大措施。
1.操作方法
(1)合理使用潔凈室(區)和凈化工作臺,達到設定的凈化標準要求
首先,不管是紫外線殺菌或者是空氣過濾凈化,都需要時間來進行。例如,100級凈化需要使用30分鐘的空氣才能使用,紫外線照射時間也不宜少于30min。其次,一定面積內的PCR實驗室凈化(區)允許進入的人員數量有限,如果超過限度,則空氣過濾系統難以及時帶走新產生的塵埃和微生物。凈化工作臺內也不應放入過多的實驗物品。
實驗室內氣溶膠污染不可忽視,因此本實驗室在紫外線燈照射的基礎上,還使用空氣消毒機消毒1h。本次研究還對實驗室環境消毒效果進行細菌學監測未見細菌生長,核酸檢測亦呈現陰性,魏巍等曾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對空氣樣品的性狀(包括SARS 病毒核酸)等進行鑒定,由于目前關于實驗室環境消毒效果監測的文獻報告較少,關于其監測方法還需進一步探討研究。
本次疫情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是一場考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個人生物安全防護都是避免院內的重要環節。每個醫務工作者都應該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意識,時時從工作中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和改善不足,不斷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經過嚴格的院感防控措施后,目前尚未發現醫務人員發生的現象,希望該防控方案能對開展核酸檢測的基層機構有一定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