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近兩年來,受疫情影響,消費降級逐漸成為經濟熱詞。從消費數據來看,消費降級存在嗎?預計我國的消費形勢在元旦春節期間會有怎樣的變化?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確實,這兩年消費形勢往往會受到疫情的擾動。但從總體來看,消費升級的態勢在持續,沒有看到消費降級的變化。
付凌暉表示,從數據上來看,1-11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等升級類商品的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4.1%和20.2%,明顯快于全部商品零售額增速。汽車類商品銷售雖然出現了下降,但很重要的原因是汽車芯片短缺導致市場供應有所不足。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均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長在1倍以上,高端品牌的銷量增長也較明顯。從未來發展看,我國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不會改變。
付凌暉表示,從11月份情況來看,我國市場銷售總體上是恢復的。但受到疫情散發多發的影響,呈現穩中有緩的特點。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9%,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4%,回落0.2個百分點。具體來看,餐飲收入受疫情影響還是比較明顯,速度由增轉降。11月份,餐飲收入兩年平均下降1.7%,上月是增長1.4%。商品零售保持了總體穩定,11月份,商品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5.3%,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均保持較快增長。11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4.8%和15.5%,文化辦公用品、化妝品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8.1%和8.2%,都快于全部商品零售額增速。網絡零售保持了較快增長。1-11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3.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4.5%。
付凌暉表示,下階段,消費市場恢復還有不少有利條件:
一是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居民收入增加有保障。
二是市場保供穩價有力有效,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溫和上漲,消費預期總體穩定。
三是經濟逐步恢復,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也有利于增強消費信心。在前三季度居民收入當中,轉移性收入增長保持較快速度。
付凌暉同時表示,也要看到疫情散發對消費特別是接觸型消費的制約還是存在的,近期部分蔬菜價格漲幅較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增長。下階段,還是要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維護好群眾的生命健康,促進形成穩定的消費環境,積極增加市場供給,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