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公募基金行業的年度自購規模,在2020年創下41.52億元的歷史紀錄之后,今年以來共有91家基金公司申購自家基金383只,凈申購總金額達49.08億元,自購數量和自購總金額均超歷年全年水平。與此同時,以增發公告日為統計口徑,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獲配金額合計已超過千億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水平,且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熱衷于參與定增。而近期在多因素的影響下,醫藥板塊再度受到市場關注,不少資金借道ETF投資醫藥板塊。四季度以來,多只醫藥ETF份額大幅增長,還有不少基金公司募集發行醫藥主題基金。
新基發行市場方面。12月3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華基金”)開售了一只混合型基金。12月6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富通基金”)、(以下簡稱“嘉實基金(,)”)均發行了一只混合型基金。
1
基金行業動態
1、年內公募基金熱衷于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獲配金額合計突破千億元
定增正成為機構重要的建倉方式。以增發公告日為統計口徑,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獲配金額合計已超過千億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水平。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熱衷于參與定增,、等百億級基金經理今年以來多次出現在上市公司定增名單中。參與定增往往能夠獲取一定的折價,可以降低持倉成本,而且再融資新政實施后定增鎖定期一般只有6個月,具有一定吸引力。
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共62家基金公司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獲配金額合計為1,062.65億元,對比去年同期761.09億元的獲配金額,同比增長近40%。具體來看,財通基金以223.9億元的獲配總金額位居首位。此外,諾德、易方達、興證全球、華夏、中歐等基金公司獲配金額也均超過了50億元。
2、基金公司年內自購規模超歷年全年水平,多家公司“自掏腰包”超億元
自1998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的年度自購規模先后在2008年和2015年突破10億元和20億元,并在2020年創下41.52億元的歷史紀錄。而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下午4時,今年以來共有91家基金公司申購自家基金383只,凈申購總金額達49.08億元,自購數量和自購總金額均超過歷年全年水平。
在今年展開自購的91家公司中,以3.9億元的自購金額排名第一,自購基金數量為23只;天弘基金自購規模為3.1億元,自購基金數量高達47只;建信基金自購了5只基金,但自購規模達到了3.1億元。此外,、、的自購規模均超2億元,嘉實基金、、等11家公司自購規模在1億元以上。
3、醫藥主題基金密集發行,四季度以來多只醫藥ETF份額大增
下半年以來,醫藥板塊開始回調,申萬指數在7月1日至12月6日期間,累計跌幅達17.2%。近期在疫情反復等因素的影響下,醫藥板塊再度受到市場關注,不少資金借道ETF投資醫藥板塊。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多只醫藥ETF份額大幅增長。同時,還有不少基金公司募集發行醫藥主題基金。
四季度以來,截至12月3日,ETF份額增加達47.25億份,易方達滬深300ETF份額增長也超過30億份,達30.37億份。天弘國證ETF、藥ETF份額增長都超過5億份。且11月以來,多家公司發行了醫療主題基金,還有一批醫藥主題基金將密集上架,其中不乏等頭部公司。12月13日,廣發基金將發行擬由吳興武擔任基金經理的廣發滬港深醫藥;明年1月10日,創金合信基金將發行創金合信大健康。
展開全文4、26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18.6%,量化私募超額收益難度加大
數據顯示,截至11月中旬,26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的年內平均收益率為18.61%,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有9家私募的年內收益率超過20%,13家私募年內收益率介于10%-20%之間,只有4家私募年內收益率低于10%。在26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中,年內收益率最高的達到36.54%,收益率最低的為2.93%。
基金經理胡泊表示,今年量化私募的整體規模上漲較快,競爭也明顯加劇。近期A股市場波動無序,量化私募實現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尤其是那些投資風格激進、風險敞口較大、前期收益較高的量化私募產品,在股指波動較大時凈值回撤明顯。而量化私募發展的紅利期依然存在。但從中長期發展角度來看,量化私募實現超額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大。最近股指基差明顯好轉,中性策略類產品的成本會有所下降,未來收益率或會有較好表現。
5、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適時降準”進一步釋放穩增長信號
12月6日宣布的降準,可謂奔著“預期”而來,最終落地。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被金融機構用于補充長期資金,更好滿足市場主體需求。在此消息公布后,多家公募機構對此進行解讀。他們認為,此次降準本身不超預期,進一步釋放了穩增長信號。對于股市,降準短期利多,或加速跨年行情節奏。
2
基金公司動態
1、上銀基金10%股權被掛牌二股東將離場,有望成上海銀行全資子公司
自2013年成立以來,股權結構一直非常穩定的上銀基金近日有了新變化,隨著其10%股權被掛牌,未來上銀基金的股東結構或改變。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上銀基金10%股權以約1.66億元的價格掛牌轉讓,轉讓方為上銀基金第二大股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這意味著二股東將離場,而未放棄優先購買權的上海銀行或將全資控股上銀基金。
上銀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30日,注冊資本為3億元,上海銀行持有上銀基金90%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剩下的10%股權。成立8年多以來,上銀基金股權結構穩定。上銀基金經營范圍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
2、布局新能源投資賽道,大成新能源混合基金12月8日公開發售
為布局新能源投資賽道,12月8日起大成新能源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大成新能源混合基金”)公開發售。該基金投資于股票、存托憑證的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95%,其中投資于新能源相關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招募說明書顯示,大成新能源混合基金所定義的新能源主題投資標的,涵蓋新能源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包括上游資源類、中游材料類和設備類以及下游運營和服務類的上市公司,即包括申萬一級行業中的、化工、鋼鐵、機械設備、電氣設備、電子、汽車、公用事業的新能源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含通標的股票),以及申萬一級行業“醫藥生物”下的二級行業“化學制藥”、申萬一級行業“建筑材料”下的二級行業“玻璃制造”、申萬一級行業“建筑裝飾”下的二級行業“基礎建設”、“專業工程”的新能源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含港股通標的股票)。
3、鵬華招華一年持有A連續四個季度正收益,鵬華基金“固收+”業績亮眼
震蕩行情下,“固收+”基金持續收到市場追捧。除資金助推外,也離不開過硬的業績支撐。以鵬華招華一年持有A為例,該基金自2020年8月17日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8.38%。基金定期報告顯示,該基金2020年四季度、2021年前三季度連續4個季度實現正收益,分別為1.73%、1.42%、1.45%和2.41%。且截至2021年12月3日,鵬華招華一年持有A自成立以來的年化波動率、最大回撤分別為1.39%、0.61%,同類產品的均值分別為5.67%、3.68%。
鵬華基金債券投資二部總經理張佳介紹,鵬華基金目前形成了“公司-固收投研大團隊-投資部門”的三級投資管理體系:首先,公司專門成立了股債混投資決策委員會,進一步做好股債投資的頂層設計;第二,在固收大團隊層面,通過月例會、周例會等制度對含權類產品的投資進行方向性指導;第三,投資部門內部通過更高頻率的策略溝通,優化管理。
4、博時基金就“降準”發表觀點,降準有利于壓降銀行體系負債成本
12月6日晚間,博時基金發表觀點指出,降準有利于壓降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進而打開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短期來看,長端利率依然有一定的交易性機會。
博時基金表示,在“地產+城投”沒有系統性放松的大背景下,市場收益率整體是易下難上的。但也要看到,在結構性貨幣政策下,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并未顯著壓降,銀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在近期還有所上行,長端利率的下行空間也有所約束。降準有利于壓降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進而打開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短期來看,長端利率依然有一定的交易性機會。中期來看,長端利率的走勢取決于政策調整的節奏。
5、千億私募景林資產最新一期產品發行,首日募集預約資金量逾30億元
千億私募景林資產的最新一期產品,12月6日正式發行。從渠道方面了解到,本次景林資產發售的新產品為景林全球系列的子產品,發售時間為本周一至本周五。截至12月6日下午5點,首日募集預約資金量已超過30億元。該產品封閉期3年,設定的募集資金規模目標為40億元至50億元,管理人將提取超過年均收益5%以上盈利部分的20%作為業績報酬。
據了解,該產品在恒天、諾亞、(,)、中金等渠道發行,基金經理為景林全球系列基金經理、合伙人金美橋。金美橋有20多年金融從業經驗,曾任粵海證券(香港)投資分析師、深圳正達信投資公司投資分析師,其秉承景林資產長期持有優質公司、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框架,長期歷史業績出色,持股相對均衡分散。
3
新基金發行
1、鵬華基金新混基發行,基金經理胡哲妮其他3只在手產品均實現正收益
12月3日,鵬華基金推出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為鵬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鵬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基金經理為胡哲妮。
公開信息顯示,鵬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以“通過指數化投資,爭取在扣除各項費用之前獲得與標的指數相似的總回報,追求跟蹤偏離度及跟蹤誤差的最小化”為投資目標,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的成份券及備選成份券。為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該基金還可投資于非屬成份券及備選成份券的其他同業存單、債券(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央行票據、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次級債、可分離交易可轉債的純債部分、政府支持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等)、短期融資券(含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協議存款、通知存款等)、現金等貨幣市場工具等,以及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胡哲妮,2017年7月加盟鵬華基金,歷任固定收益部助理債券研究員、債券研究員,現金投資部高級債券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職于現金投資部,擔任市場基金、市場基金、鵬華添利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自2021年11月30日,胡哲妮開始任職鵬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的基金經理。截至2021年12月7日,胡哲妮共任職1只混合型基金和3只貨幣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天數均未滿一年。除鵬華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外,分別為鵬華金元寶貨幣、鵬華添利交易型貨幣A、貨幣A,對應的任職回報率分別為0.86%、0.7%、1.13%。
2、海富通基金發售新混基,朱赟名下1只基金近1年漲幅不及同類平均
12月6日,海富通基金發售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為海富通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以下簡稱“海富通養老目標日期2035(FOF)”),基金經理為朱赟。
公開信息顯示,海富通養老目標日期2035(FOF)以“通過大類資產配置,隨著目標日期臨近逐漸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尋求基金資產的穩健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經中國證監會依法核準或注冊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包括QDII基金、香港互認基金)、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允許上市的股票、存托憑證)、港股通標的股票、債券(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次級債、政府支持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可交換債券、可轉換債券(含分離交易可轉債))、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同業存單、銀行存款(包含協議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工具、現金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朱赟,2019年8月起加入海富通基金,現任FOF、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海富通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經理。此前,朱赟曾任職于上海金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自2021年12月2日,朱赟起任海富通養老目標日期2035(FOF)的基金經理。截至2021年12月7日,朱赟共任職4只混合型基金。其中,朱赟任職混合(FOF)至今已2年又90天,截至2021年12月3日,該基金近1年、近2年的階段漲幅分別為14.12%、69.99%,分別不及同期同類平均漲幅15.01%、75.49%。
3、嘉實基金推出新混基,方晗任職1只產品近6月業績跑輸同類平均
12月6日,嘉實基金發行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為視野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嘉實策略視野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為方晗。
公開信息顯示,嘉實策略視野三年持有期混合以“深入分析經濟周期不同階段中經濟增長、企業盈利、金融條件、資產的估值性價比等要素,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及行業比較研究,動態優選符合經濟增長方式和轉型方向中產業趨勢、景氣趨勢良好、領先的股票進行投資,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為投資目標,投資于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含創業板、存托憑證及其他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標的股票、債券(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次級債、可轉換債券(含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公司債券、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同業存單、銀行存款、、、股票期權、現金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方晗,2011年5月加入嘉實基金,曾任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現任定期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加入嘉實基金前,方晗曾任職于ChristensenInternational LLC。
自2021年11月25日,方晗開始任職嘉實策略視野三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經理。截至2021年12月7日,方晗共任職2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除嘉實策略視野三年持有期混合外,方晗任職套利定期混合A至今已242天,截至2021年12月6日,該基金近6月的階段漲幅為0.84%,跑輸同期同類平均漲幅1.89%。
▼
往期精彩回顧
▼
▼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證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