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遼源市啟星鋁業公司成功向德國出口一批軌道客車車體。而在一個月前,企業在簽訂訂單準備出口時,這批貨物因歸類問題面臨高額的成本壓力。遼源海關得知消息后,積極幫助企業完成歸類預裁定及稅號變更工作,在新的稅號下,企業節省了4800多萬元成本。
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遼源海關打好政策“組合拳”,不但安排專人指導辦理進口設備減免稅手續,跟進解決通關遇到的問題,實現“優先查驗、快速放行”,幫助企業補足內部控制和貿易安全等方面的短板。
前不久,吉林市某大型機械加工廠分廠接到緊急訂單,限期以加工貿易方式為我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配套生產零部件,這標志著吉林省實現了飛機零部件加工貿易業務“零”的突破。而要在短期內高質量完成交付,廠里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單損耗核定。因為進口的材料有鋁板、鋁塊、鋁錠,形狀都不規則,種類達到數十種,將這些料件和成品建立一對一的單耗關系,難度很大。
長春海關關員和廠里技術工人連續加班4天,驗算圖紙近200張,最終將單損耗準確核算出來,讓企業在成本和利潤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面對面”無障礙溝通,“點對點”精細化服務,“手把手”全程式指導,在長春海關精準施策的幫扶下,企業高效完成了訂單出口,并依法依規享受到了多重政策紅利。
來源:吉林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