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測量值必須換算成每千米的絕緣電阻值,與直流電阻所不同的是,絕緣電阻值與電線電纜的長度成反比;低壓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檢測時的測量電壓有100V、250V、500V和1000V四種,其中100V和500V的檢測電壓在質檢部門檢測時使用比較廣泛;所測電線電纜的長度無明確規(guī)定,但為了測量和計算方便,一般取10m進行測量。測量前的充電時間一般為1分鐘。
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檢測一般采用電壓電流法,又稱為高阻計法。有的電線電纜具有金屬保護套,有一定的屏蔽功能,對于這種電線電纜的絕緣電阻測量大多測量導體對金屬套或屏蔽層或鎧裝層之間的絕緣電阻;而對于無金屬護套的電線電纜,測量其絕緣電阻值時,須先將所測電線電纜浸入水中,然后測導體與水之間的絕緣電阻,且檢測時所測試樣須保持與水溫的配套。
而如果在氣溫低于-5℃進行露天作業(yè)時,施工現(xiàn)場附近應設取暖休息室,取暖設施應符合防火規(guī)定,施工采暖供熱設施必須懸掛明顯標志,防止人員。
不同護套的電纜混合拉敷時,應特別注意防止電纜相互摩擦而損傷電纜護套。
每根電纜拉敷完畢后,均需把電纜理齊整平,校對好長度,并把電纜卷起掛在設備附近,不得將電纜隨地亂拋,任意,以免損傷電纜。
所有電纜拉敷完畢后,應核對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進入設備的長度和總數,以防敷錯或遺漏,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電纜的堅固。如采用綁扎工藝堅固電纜,則可在拉敷好一束電纜經復核整理后,即用扎帶堅固,然后再拉敷第二束。
定期巡視
電纜線路因埋在地下或穿在管中或敷在水底,目前尚缺乏有效巡視方法,但對電纜暴露部分,例如室內外的終端頭、工井、豎井、電纜溝、隧道內的電纜裝置應有定期巡視制度,這是保持電纜線路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的一種有效辦法。
定期巡視的周期應不少于一年1次,也可按各地區(qū)的實際環(huán)境,增加次數。經歷一年1次的環(huán)境溫度變化和正常負荷變化規(guī)律后,電纜線路在定期巡視中未發(fā)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則可以認為該線路在下次定期巡視周期前能保持良好運行狀念。
電纜保養(yǎng)內容包括:
運送中制止從高處扔下家用電線或裝有電纜的電纜盤,特別是在較低溫度時(一般為5℃左右及以下),扔、摔電纜將有可能致使絕緣護套開裂;不要讓電線超負荷使用,避免出現(xiàn)意外事故;避免讓電線受潮、受熱、受腐蝕或碰傷,盡量在使用電線時讓其遠離這些不健康的環(huán)境;格外注意那些容易被洪水浸泡的線路,有必要的話,可以請電工遷移線路,并對其采取高架、防潮等措施進行防護;使用電線一段時間后,要對電線做好定期檢查,尤其是那些被安裝在老式建筑的線路,或年久失修的線路,要檢查電線是否老化,如若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請電工予以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