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的道路、光輝的前途:我的炒股之路
鄭祥琥
我曾多次撰文回顧我的文學道路、網絡道路。這次我要撰文回顧我的炒股道路。炒股在我兒童階段,就像足球一樣,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體內帶有炒股基因。我生于1983年,我母親1988年就開始在江西高安從事個體企業,我母親無疑是江西最早的一批女企業家之一。但當時的江西省,風氣偏保守,二十年間全省企業,從未取得大的進展。因此,我母親在企業界也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但1990年,她已經賺到了錢,買了二層小樓。這使得我對經濟,對企業,從小就有一種敏感。
15歲之前看過四部炒股影視劇。1993年劉青云的《大時代》以及隨后的《股瘋》、1995年或1996年美國一部不記得名字的電影,1998年胡亞捷主演的40集電視劇《股市情潮》。這些電視劇,讓我非常著迷。但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孩子,我的興趣逐漸被足球與文學所替代。但股票在我生命的早年,已經種下了種子。
1999年我開始從事文學閱讀時,高安市圖書館樓上是證券營業部,我在借書時,目睹過人們在電腦上炒股。有時候周末,我一個人會徘徊在該證券營業部大門外,望著那一排排笨重的電腦。那時候,文學、科學史、企業傳記,是我閱讀的中心。我還沒有感受到我對股票的渴望。
2001年我進入南開大學后,精力被文學與計算機牽扯,從未關注過股票。最多是2002年,上“馬哲”政治課,女老師告訴我們給我們講課的另一位男老師的80萬,都是炒股賺的。因為在大學里教“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都是來自經濟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老師。所以這些教“馬哲”的老師,其實都是學經濟的。那個男老師,跟我在圖書館附近見遇到過一兩次,打過招呼。這算是我最早接觸到炒股成功的人。雖然我從未看過他的交割單,不能確定他是否賺到過錢。
我在南開大學學習了七年。在天津濱海新區生活學習過兩年。那里有一條金融街。我以為會有證券公司,但其實啥也沒有。天津的工商業氛圍,我懷疑跟江西省差不多。
我真正開始炒股是在2009年,此時我已經26歲,算是入行非常晚了。2009年,我畢業一年后,在北京,我體內的炒股基因被激活!被一位阿姨介紹開戶,介紹我買入了中國建筑、安陽鋼鐵。最初只是買了幾千塊錢。
從2010年開始,我上班時間都會看看股票。2010年7月,我在單位用電話委托打了農業銀行的新股。當時我在某網站任編輯部副主任,趁有空,就用單位電話,申購農行新股。這是我第一次打新。可以看出,當時我對股票確實很熱愛。2010年底,我因為沒錢,在深圳的網吧賣出幾百股股票。那時候我的股票是虧損的,所以賣出,等于是割肉。這算是我第一次虧損出局。
2011年上半年,我在北京某新聞單位上班,中午我常常會到對面的證券營業部坐一會。看看那些炒股的人,特別盼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天天炒股。只要走進那間股票交易室,看到電腦與交易機器,我真的感到很快樂!在單位,我每天負責審核單位的股市新聞。有次周末加班,我還盯著股票看了很久,然后才想起來,今天不交易。我看的是啥?當時確實還不夠專業。但當時,我在國內第一次提出了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對A股的沖擊問題。單位為此做了幾篇新聞稿。另外,在這家單位上班期間,我開始買入計算機芯片制造商京東方的股票。此后一只持有并加倉到2015年。
2011年下半年,我換了家單位。在這家雜志社期間,我研究了近20家物流與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情況。上班時間,我幾乎都在研究這些公司。當時讀到中國遠洋年報的巨虧,研究了其股票情況。但當時我沒有買入任何物流行業股票。
2012年2013年,我倒韓浪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但我幾乎每天都要看幾眼股票走勢。這一階段,我持有京東方,倉位在兩萬元左右,有30%左右的虧損。從2011年到2014年,我幾乎每天都研究京東方的走勢,持續了四年。我希望通過幾年研究一只股票的方式,來學習股票的操作。這算是我在股票上下的硬功夫。在京東方上,我沒有賺到錢,但確實有很大的收獲!我開始明白了股市新聞與股票漲跌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開始發現了股莊在消息面與盤面上互相配合的操作手法。
這一階段,我渴望獲得股票操作知識。求知若渴!所以也去聽一些股票講座。2012年,我去王府井聽過兩三次股票講座。那位講師講了尾盤拉高意味著什么,對我啟發很大。我還在住所附近的宏源證券,聽過一次講座。說實話,那些講師其實也不是太會操作股票,他們只是懂一些經濟知識。而這些經濟知識,我自從2008年開始進行財經寫作以來,其實比他們懂的并不少。我寫的《比亞迪之父王傳福傳》《當當網傳》《騰訊企鵝帝國》等書,都研究了公司的情況,我對中國經濟的情況,已經比較懂行了。我缺的只是股票操作技能。
2014年,我開始準備考文學博士。我一直想到美國去讀經濟學博士,但是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文學割舍不下。下半年在貴州,我每天應酬,每周喝醉兩三次。接觸了大量的酒企,看到那些酒老板在干什么。當時太忙了,看股票少,但也研究過近20家酒業股票。在貴州,我深度接觸了第一線的企業人員,一起吃喝玩樂,真正明白了企業在搞什么。
2015年3月 18日,我出發去北京考博,前一天把股票全部清倉,因為怕股票波動影響我的復習與考試。直到四月底,才重新買入。2015年中,我在北京上班為基金公司寫產品稿,接觸了大量基金,我開始對股票真正懂了。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隨后發生了股災。
2015年6月底,發生了由美國基金公司發動的股災。他們采用殺跌龍頭股的方法,導致每天千股跌停。記得股災開始的那一晚,我一夜未眠。六點多才合眼,七點多便起床上班。我告訴自己,必須借錢進入股市。因為我感覺到機會來了。我有著強烈的沖動,我有成為基金經理的潛力。
也就是從2015年股災開始,我成為了職業交易員。白天看盤,晚上搜集股票信息,思考股票問題。從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幾乎每天都在操作。多數時候,一天買賣十多次。只是最近兩個月交易少了。
我發現自己對股票,有種狂熱的熱愛。我有三大愛好:文學、股票、網絡清談。我現在每天幾乎都沉浸在文學與股票的世界里。文學是股票的基礎。因為你需要讀懂財經新聞,才能明白股票的走勢。讀懂新聞,讀懂經濟與企業數據,讀懂盤面,是炒股的三大基礎。
我深感自己適合炒股,已經羽翼豐滿,已經具備了在股票市場成為一方諸侯的能力!成功與失敗,正在等待著我!但愿成功多一點,失敗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