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設施減少
拋棄采購傳統的災備服務器,借助云平臺供應商提供的計算和存儲平臺,或者直接采用云災備DRaaS應用服務,解決系統崩潰的苦惱,用戶也不再需要去采購新的存儲設備,以及隨之帶來的維護需求和成本消耗。用戶甚至可以關閉備份中心,在節省更多的物理空間的同時,也可以節省更多的IT資源,將相關的維護人員解放出來,參與到其它的工作中去。災備系統的維護交給云計算以及類似英方云這樣的云災備服務供應商,由后者定期測試和維護用戶的相關災備系統。
2、降低IT成本
傳統的存儲系統主要通過磁盤陣列(RAID)來實現數據冗余和數據恢復,并且在主機上為每個硬件部分如CPU、內存、網卡、電源、風扇等配備兩個或多個來防止單點失效(SPOF,Single Point Of Failure),如此當某個部件出現故障時,告警機制會通知管理員進行相應故障部件的排查和替換。
云存儲系統則主要采用大量普通主機基于網絡,利用分布式協同軟件,將數據分散存儲于若干通用存儲服務器上,并通過副本或編碼方法進行綜合管理,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統一的邏輯存儲空間,但單臺云主機故障發生概率也相對較高,所以基于云主機、云存儲的容災機制必須開始就被包含在架構設計和每個開發環節中。
根據具體需要采用更為經濟、更具彈性的云存儲進行備份,免去自建數據中心所帶來的硬件購買及維護成本,免去維護各種硬件所帶來的煩惱,實現了對資源的精細化管理,進而減少大部分的災備支出。
云災備服務兩個關鍵技術指標
RTO:RecoveryTime Object,恢復時間目標。指災難發生后,從IT系統宕機導致業務停頓之刻開始,到IT系統恢復至可以支持各部門運作,業務恢復運營之時,此兩點之間的時間段稱為RTO。
RTO是反映業務恢復及時性的指標,體現了企業能容忍的IT系統較長恢復時間。設目標RTO值設定的越小,代表對容災系統的恢復能力要求越強,但企業投資也越高。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恢復點目標。指災難發生后,容災系統進行數據恢復,恢復得來的數據所對應的時間點稱為RPO。
RPO是反映數據丟失量的指標,體現了企業能容忍的較大數據丟失量的指標。目標RPO值設定的越小,代表企業允許的數據丟失越少,企業損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