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用擋糧板,在墻體的U型固定槽上應留有缺口,以方便擋糧板的安放與拆除。采用V字形擋糧板時,門洞內壁上方應有頂罩,否則會在擋糧板處形成三角深洞,加上倉內光線暗淡,對保管員查糧造成安全隱患。
微生物是引起儲糧霉變的重要原因。糧食霉變是微生物分解和利用糧食中有機物質的生物化學過程,其實質上就是微生物以糧食為營養基質,進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營養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微生物進行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生物化學反應。
因為糧倉漏氣,然后倉內外的壓力差會逐漸減少,根據倉房壓力半衰期,判斷倉房氣密性的好壞。在相同條件下測試,壓力半衰期越長,糧倉的氣密性越好。澳大利亞相關標準規定,空倉初始壓力從2500Pa下降到150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一級倉,不良儲藏條件下引起的糧食霉變。如果糧堆溫度處于適合霉菌生長的范圍,糧食水分含量較高,氧氣供給較充足等,糧食霉變生長的速度是驚人的。
門扇關好后,旋轉鎖緊手輪到適合的長度,然后將第二鎖緊桿掛到鎖緊鉤上,然后旋轉鎖緊套鎖緊。為保證鎖緊,每一層門扇上均可設置鎖緊裝置,也可以根據門扇高度設置多組。
糧食霉變的后期階段——霉爛。糧食失去了對微生物危害的防御能力,為其進一步危害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若環境條件繼續適宜,糧食微生物區系不斷演替,糧食中有機物質遭到微生物嚴重分解,使糧食霉爛、、產生霉、酸、腐臭等難聞氣味,糧粒變形,成團結塊,組成的淀粉、蛋白質、糖類等變性或已耗盡,完全喪失使用價值。
在初,我國糧庫類型主要是蘇式倉,由于年代長久,周圍環境差,機械化程度低,基本沒有通風設施,雖經過加高、提升、吊頂等措施進行了改造,但這樣的糧庫也只能利用自然通制糧堆的溫度,所以安全儲糧的效果不佳。
糧庫的電器設備必須由持有上崗證的專人管理、安裝和維修。每月定期檢查庫區內的供電線路和電器設備,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嚴格執行值班、值宿和事故報告制度,建立健全消防組織,搞好崗前培訓,切實做到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