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對稱是針對制造企業的標準。不機械對稱則是針對佩戴者而言的,要依循佩戴者臉部尺寸調整鏡架,不拘泥于鏡腳尾端必須平放在桌面上,左右必須對稱等工廠的標準。鏡架不易下滑,頻繁下滑易出現瞳高過低,搭臉的現象。
通常店內試戴的鏡架都是裝配的塑料樣片而非真實的鏡片,所以重量會略輕一些。但試戴時需要提前考慮鏡片的大概重量,以防真實佩戴時對重量的不適應。瞳距:如果瞳距過小不適合佩戴較寬的鏡框。其次,針對左右瞳距差距大者:比如左33mm,右30mm。加工師應該嚴格按照左右瞳距加工而不是取平均數,要不然左右眼都有瞳距誤差,就會造成佩戴的不適。
如果一個人的調節儲備還剩下5D左右,這時候如果他看近的時候,工作距離在半米以內,此時他就會有視疲勞。
這時如果他是用所謂的“防疲勞”鏡片,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現在調節儲備和工作距離的關系滿足以下狀態,一般就不會有疲勞感。
1、慣用近用距離為一尺的(寫字的距離),調節儲備大于6D,不會引起疲勞。
2、慣用工作距離為半米的(看電腦的距離),調節儲備大于5D,基本不會引起疲勞。
3、慣用工作距離為20厘米作用的(打的距離),調節儲備大于10D,才基本不會疲勞。
調節儲備和年齡的計算公式大致為:15-0.25*年齡,這是應有的的儲備量。
當光線經過眼球的“鏡頭”聚焦成像,對于屈光系統正常的眼球來說,成像會不偏不倚地落在眼球的“底片”上。此時,我們就能夠看到清晰的圖像。如果屈光不正,譬如近視、或是散光,人眼所看到的東西就模模糊糊。
近視中常見的就是軸性近視,即由于眼睛的眼軸距離——從到的眼球前后徑距離——變長了。在這種情況下,光的聚焦成像提前,就無法將圖像準確地落在“底片”上。反之,對于軸性的人而言,因為眼軸的長度不足,光線會聚而成的圖像會落在“底片”之后。在這種情況下,人看遠處的東西反而會比看近處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