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籌備兩個多月,備受矚目的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終于要和投資者見面了。12月3日,根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發布的信息,目前,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試點機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已成功于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中完成產品申報。北京商報記者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首批4只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起始日期均為12月6日,即下周一開售。在產品設計層面,上述養老理財產品具有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三大特點,且投資期限相對較長,封閉式產品期限為5年,起購金額低至1元,總費率收取遠遠低于其他理財產品。
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將發售
9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結合國家養老金融領域改革試點區域,選擇“四地四家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籌備兩個多月,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即將在下周正式面世。
從發行時間來看,工銀理財“頤享安泰”固定收益類封閉凈值型養老理財產品、光大理財“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6第1期”、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1年第1期”、招銀理財“頤養睿遠穩健1號”4只產品的募集起始日期均為12月6日,即下周一開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2月3日,投資者可通過中國理財網,以“養老”字樣快速查詢到試點機構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且此類產品的產品登記編碼及產品詳情頁面均會有“養老”標簽。從業績比較基準來看,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三家試點機構披露的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均為5.8%,工銀理財披露的產品基準下限是5%;業績比較基準上限達到8%的兩家試點機構為招銀理財、建信理財;工銀理財、光大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上限分別為7%、5.8%。
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具有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三大特點,且4只養老理財產品期限相對較長,封閉式產品期限為5年,起購金額低至1元,總費率收取遠遠低于其他理財產品。
根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12月3日發布的信息,目前,養老理財產品銷售對象為持試點地區當地身份證的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且單一個人投資者購買的全部養老理財產品合計金額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四家試點機構均采取“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四個試點地區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持當地個人身份證赴對應機構的銷售網點,或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途徑購買養老理財產品。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工銀理財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將在武漢、成都地區發售,建信理財、招銀理財的產品面向深圳地區居民,光大理財的試點在青島地區開展。
本次養老理財試點是金融監管部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之一。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養老理財產品其實過去一直是銀行理財的傳統產品之一,但是由于其與其他產品差異性較小,隨著“資管新規”后的理財轉型,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這次試點也是在前期清理基礎上的重新“啟航”。在條款設計上,這次首發的4只養老“特征”較過去同類產品有了明顯提升,例如起購金額均為1元,期限均為5年長期限產品,兼顧了養老客群力求穩健和普惠的要求。
優化凈值曲線、設分紅機制
從產品設計來看,此次即將發布的4支養老理財產品充分滿足了養老金融產品投資期限長、產品風險較低的特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突出產品穩健、長期性特點之外,試點產品還在分紅機制、風險防控等方面做出了安排。
例如,招銀理財在產品成立日后第6個月起,即可根據投資情況按季度分紅,該公司還設置了較為完備的產品細節設計,包含收益平滑基金等風險保障措施,提升投資者持有體驗。
展開全文北京商報記者另從工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該公司本次試點產品同時也特別設定了分紅條款,可滿足投資期間客戶的部分流動性需要。同時也設置了專門的風險管理機制,包括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等,有助于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促進業務穩健運行,帶給客戶更好的投資體驗。同樣,建信理財“安享”首只產品不提超額報酬,運行一年后每月分紅。
光大理財將產品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部分,按照50%納入平滑基金并進行專項管理,根據產品業績表現,專項用于合理平滑養老理財產品收益。光大理財指出,此次首款養老理財產品設立風險準備金,按照管理費收入的20%計提風險準備金并進行單獨管理;結合預期信用損失方法充分計提減值準備,按照產品投資資產的0.5%計算附加風險資本,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促進業務穩健運行。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看來,首批養老金理財試點產品和之前的養老理財產品有所不同,主要是基于長期理財需求,需要設置風險準備金,而由于要體現養老金長期累積效應,收益上需要高于其他同類養老理財產品,養老理財的關鍵是收益率要跑贏通脹。設置分紅可以減少理財客戶的資金壓力,有看得到的回報,也能夠讓投資人更放心,尤其是這類養老理財產品,很多時候收益是浮動的,對于投資者,6個月的分紅也可以提示理財產品運營狀況,也能夠更好地激勵新用戶加入到理財產品購買當中。
正如周毅欽所言,設立分紅機制主要是為了滿足養老客群的流動性需求,采取設立平滑基金的做法,以波峰填波谷,主要還是針對養老客群對凈值波動比較敏感而采取的新舉措。
滿足多樣化投資需求
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只是推動養老金融改革發展的一小步,在后續產品條線、第三方代銷銷售渠道、投研能力等方面,理財子公司應繼續發力。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分析稱,養老理財產品的主要特點在于期限較長、穩定性較高,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產品在運行模式和申贖規則方面更為靈活,包括開放式、定開式產品,部分理財公司增設定投產品,部分產品還可以定期分紅,滿足投資者部分流動性需求。
劉銀平進一步指出,從四家養老理財試點公司發布的產品特征來看,產品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購買。在銷售渠道方面,理財公司產品通過多家銀行同時代銷已經是業內常態,未來養老理財產品同樣會采取這種代銷模式。理財公司剛入局養老理財市場,應借鑒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經驗,在保障產品穩定性的基礎上盡量提升產品的收益回報。
為了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滿足更廣大投資者的財富保值增值需求和長期養老需求,多家理財子公司也表示將從產品體驗等多層面重點發力。
工銀理財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產品體驗,未來將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加強國內養老現狀及政策宣傳,增強投資者對于養老金融的認識程度,引導投資者養老資金投資的理念及意識。除了封閉式產品外后續將布局開放式產品,以滿足投資者對于不同形態養老產品的需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結合試點情況,不斷優化產品方案,向廣大投資者提供最為適合的養老金融產品。
“未來,招銀理財也將繼續助力母行豐富養老產品線,進一步完善豐潤人生綜合服務體系。”招銀理財說道。
建信理財方面稱,將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者進行客戶畫像,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優勢進行大數據的采集加工,為養老金融發展探索提供數據支撐;發揮銀行理財的特色與優勢,助力人民群眾長期資金或養老資金轉化成養老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