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有哪些
激光雷達的原理在于向目標物體發射激光束,然后根據激光束發射-反射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距離目標物體的實際距離。特點在于測距,可以達到級別的精度。這樣的測量為無人駕駛的后續算法提供了數據保障。
在3D環境感知方面,激光雷達可以實時掃描車輛周圍的靜態和動態障礙物,并依靠點云分類算法對障礙物進行分割和分類,輸出給下游控制決策模塊,規劃決策控制模塊根據不同的障礙物做出不同的行為決策,比如跟車,超車,停車等等。
在輔助定位方面,可以利用點云掃描結果提取feature,并與高精地圖的數據進行對比匹配,從而
獲取的物理位置。
或者基于點云的反射值強度,做基于反射值強度的概率匹配進行定位(百度apollo定位算法采用是這種方法),可以達到厘米級的定位精度。
激光雷達彌補了其他傳感器的精度短板,但同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在雨雪天氣下的傳感器噪聲問題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激光雷達產品的知識,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聯系我們。
2017-2019年激光雷達整體供給情況分析
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都以無人車、機器人及無人車領域激光雷達為主要研究方向。而傳統機械式激光雷達已逐漸向固態激光雷達方向轉變。激光雷達的應用領域激光雷達是一種工作在從紅外到紫外光譜段的雷達系統,其原理和構造與激光測距儀極為相似。在價格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元,普遍要高于機器人及AGV等領域價格。而機器人領域的激光雷達相對來說售價更低,國內思嵐科技及玩智商等企業已低至上百元。在未來,固態、小型、低成本激光雷達將是各企業的著重發力點。
北京北醒公司——生產、銷售激光雷達產品,我們公司堅持用戶為上帝,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以誠為本,講求信譽,以產品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我們熱誠地歡迎各位同仁合作共創。
激光雷達的廣泛發展北京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立體攝影測量也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并且相應的軟件和數字立體攝影測量工作站已在生產部門普及。但是攝影測量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如航空攝影-攝影處理-地面測量(空中三角測量)-立體測量-制圖(DLG、DTM、GIS及其他)的模式基本沒有大的變化。相控陣激光雷達利用獨立天線同步形成的微陣列,相控陣可以向任何方向發送無線電波,完全省略了“旋轉”這一步驟,只需控制每個天線發送信號間的時機或陣列,就能控制信號射向特定位置。這種生產模式的周期太長,以致于不適應當前信息社會的需要,也不能滿足“數字地球”對測繪的要求。
LIDAR測繪技術空載激光掃瞄技術的發展,源自1970年,美國航天局(NASA)的研發。因全球定位系統及慣性導航系統的發展,使的即時定位及姿態確定成為可能。德國Stuttgart大學于1988到1993年間將激光掃描技術與即時定位定姿系統結合,形成空載激光掃描儀(Ackermann-19)。廣大用戶急需低成本、高密集、快速度、數字高程數據或數字表面數據,機載LIDAR技術正好滿足這個需求,因而它成為各種測量應用中深受歡迎的一個高新技術。之后,空載激光掃瞄儀隨即發展相當快速,約從1995年開始商業化,已有10多家廠商生產空載激光掃瞄儀,可選擇的型號超過30種(Baltsavias-1999)。研發空載激光掃瞄儀的原始目的是觀測多重反射(multiple echoes)的觀測值,測出地表及樹頂的高度模型。由于其高度自動化及的觀測成果用空載激光掃瞄儀為主要的DTM生產工具。
如需了解更多激光雷達產品的相關內容,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激光雷達可進行大氣監測
激光雷達通過測量大氣中存在的少量顆粒的后向散射,能檢測風速、紊流等。英國鑒定與研究局(DARA)的研究人員研制的激光雷達,能測量在飛機后微爆風切變和尾流速度,可用于機場,提高安全性,增加飛機的通過量。智慧交通隨著大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城市的交通也變得更加擁擠,這要求未來的交通更“智慧”。在高空投擲其它器械時,可能受到風的干擾。為此,美國材料司令部正在進行的彈道風計劃,打算使用機載激光雷達實時測量飛機和地面間風速,以便從3000米以上的高空準確地投擲。1995年已開始使用C-141飛機進行飛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