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在“2022年全球及中國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主題的媒體分享會上,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博士表示,股債相比更偏向股票。明年我們覺得債市還會繼續承壓。明年繼續看好股票,而非債券市場。
她也表示,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和能源股將會繼續存在上升空間,下半年則會看好醫療保健板塊,該板塊行業兼具防御性和結構性增長機會。
預測美聯儲將在2023年加息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表示,新毒株的出現并不會讓全球經濟突然出現逆轉。但是確實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奧密克戎出現之后,從上周的市場表現來看,全球股市有向下壓力,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慌。
經歷了近兩年的疫情影響,明年經濟將恢復新常態。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投資者最關心三方面問題——目前的高通脹是否會持續,經濟是否進入滯脹狀態?哪些因素推動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后,決策者將如何應對?
第一,對于高通脹是否會持續,胡一帆認為,高通脹將在明年二季度見頂,之后開始溫和下滑,進入溫和通脹狀態,再進入常態化階段。她預測明年全球通脹在4%左右。
哪些因素將推動2022年經濟增長?胡一帆認為,明年全球經濟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特別是對于發達經濟體,明年上半年經濟仍會有比較高的增長,下半年開始恢復常態。
第三,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決策者如何應對?美聯儲加息和央行降準備情況受關注。
不同于市場預判的美聯儲會在明年下半年加息,瑞銀預測,美聯儲將在2023年加息。其給出兩大預判理由:一是基于上述對通脹周期的判斷,通脹在明年二季度見頂,下半年開始比較溫和,因此,美聯儲加息壓力相對緩解;二是全球經濟在上半年“前高后低”,下半年開始放緩進入常態化之后,美聯儲也會對加息保持謹慎。
中國市場方面,瑞銀預計在明年春節前央行會降準一次,信貸政策保持寬松。
股債相比更偏向股票
瑞銀表示,股債相比更偏向股票。明年我們覺得債市還會繼續承壓。明年繼續看好股票,而非債券市場。
胡一帆表示,明年上半年經濟偏強勁,周期性的市場盈利將繼續增加。瑞銀看好對商業和政府支出以及服務業消費支出有敞口的企業,如歐元區的股票、日本的股票、美國的中盤股,及大宗商品和能源股。
今年的醫療保健行業表現乏善可陳,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后,防御性的醫療保健行業將更會耀眼,而且有結構性增長的機會。
是否應開始抄底受沖擊的股票?
瑞銀表示,2022年,投資者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于監管措施是否已經結束,是否應開始抄底受沖擊的股票。
“中國股市的最壞時刻或已過去,預計MSCI中國指數約有中雙位數的上行空間。新經濟板塊和其他諸多領域也有望出現機會?!?她也表示,政策形勢難以預測,期待監管行動徹底結束可能并不現實。
瑞銀將未來兩至三年中國新經濟板塊的年均盈利增長預測從25–30%下調至15–20%。估值下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板塊增長前景的吸引力下降。龍頭企業的市盈增長比率目前頗具吸引力。
瑞銀解釋說,在中國股市,新經濟行業是2021年表現最差的板塊之一,僅好于處境艱難的房地產行業。隨著監管力度加大以及企業助力共同富裕的相關投資增加,盈利預測和估值皆出現下調,導致新經濟板塊表現黯淡。
采寫 南都記者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