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華林證券發布的高管變動公告。
華林證券董事會正式聘任趙衛星為首席執行官(CEO)兼執委會主任委員,韋洪波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CEO兼執委會主任委員職務。
據了解,趙衛星是業內少有具備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經驗的金融業老將,他曾在傳統銀行深耕逾10年,又在螞蟻金服、網商銀行、新網銀行以及小米金融等互聯網金融機構從業十余年。
華林證券董事會表示,趙衛星擁有多年主流銀行及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高管經驗,能夠將主流銀行的經驗運用于互聯網技術服務用戶的實踐當中,融合了主流金融的穩健審慎和金融科技的積極創新,是國內首批實操數字金融并取得成功戰績的“跨界”高級管理人才。
對于任職華林證券后的愿景,趙衛星獨家向對券商中國記者提及兩點:一方面,加強在線數字化運營;另一方面,發力鄉村振興方向。
韋洪波“畢業”,趙衛星“接棒”
華林證券總裁再次發生變動——原總裁韋洪波于今日宣布離職,原小米金融(現天星數科)副總裁趙衛星接棒。
韋洪波此前為長江證券副總裁,今年6月出任華林證券總裁。在華林證券召開的內部交接會議上,韋洪波真誠表達了對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及董事會的感謝。他稱:“舍不得同學們,今天將從華林‘畢業’,但依舊與華林血脈相連,依舊是華林的親密戰友”。他還表示非常認可華林證券的科技金融戰略思路,相信公司找到了在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成績的人領航,未來會做的更好。
他口中“在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成績的人”,就是趙衛星。
▲趙衛星
據了解,趙衛星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擁有二十余年大型銀行、互聯網銀行和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的經營管理實踐經驗。他先后任職于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杭州銀行等國內主流銀行總行,分管過科技運營業務、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個人消費者零售金融業務;后轉戰互聯網金融領域,參與籌建全國首批民營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從網商銀行離職后擔任新網銀行創始行長。2020年4月,趙衛星從新網銀行離職,出任小米金融(天星數科)副總裁后,構建了天星數科供應鏈金融、數字消費金融及金融科技三大核心競爭力。
或許正是趙衛星過往“金融+科技”的履歷,與林立為華林證券描繪的“科技金融”圖譜有較高的契合度,趙衛星將華林伸來的橄欖枝接下。
早在今年4月份的華林證券業績說明會上,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便公開闡述了未來的發展戰略,表示已通過引入國際知名咨詢機構開展戰略咨詢,確定了打造“國內領先的科技金融公司”的愿景目標。在他的規劃里,華林證券將秉承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為驅動,以交易為基礎,以敏捷為特色的經營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及核心人才引進,全面推動前中后臺數字化轉型,為個人、企業及機構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綜合金融服務。
總之,在華林證券的新五年規劃中,“科技金融”的定位被擺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位置。此外,林立在公司展業中,強調對風險的高度警覺,希望通過科技的賦能,實現公司業務從“重資產”向“輕資產”模式的轉變,為民營券商的發展闖出一條“捷徑”。
展開全文業內人士分析稱,林立定下的宏偉藍圖,需要一個兼具專業實力與管理格局的職業經理人帶領團隊實現。他不僅需要同時精通金融與科技,還需要具備全面操盤一家規模企業的成功經歷,而趙衛星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合適人選。
趙衛星在交接會上提到了一個細節:在與董事長林立初次接洽的過程中,雙方討論到手機端產品時,林立拿出手機,非常細致地聽取他關于客戶開發、運營及維護的想法,“把一個曾經的金融人拉回了金融服務的范疇,讓我體驗到了一家企業以客戶中心的理念。這使得我下決心加盟華林證券。”
趙衛星指出了財富管理業務下沉至鄉村市場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探索方向。他認為,國家把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因此,提前感知農村市場,并及時進行戰略布局,是有必要的。中國的農村市場在財富管理及數字化運用方面還比較落后,而新一代的農民已經非常適應互聯網的場景,但他們卻缺少有效的工具、路徑,缺少在這個市場深耕的企業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科技成本也將進一步下降,只要方法找對,回歸到目標客群,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以此來主導我們的產品開發、運營,主導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我們就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趙衛星表示。
同時,趙衛星也提到了線下網點、經紀人隊伍、投行、債券、票據等傳統優勢業務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我們在看到金融科技變化的同時,也要協調好短期效應與長期效應之間的關系,做到立足當下,放眼長期。”
在當天的交接會議上,華林證券董事長林立評價韋洪波為公司的互聯網轉型打開了良好局面。特別是在財富管理領域,通過狠抓精細化運營,提升線上渠道開戶成功率;同時加強線下營業部管理,優化營業網點,重塑分支機構的經營風氣和價值導向,為公司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韋洪波“畢業”后,表示自己將回到北京,開創基金投顧方面的事業。林立表示非常期待未來能夠在經紀業務、基金銷售等領域與韋洪波繼續開展深入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轉型中的華林證券如何彎道超車?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華林證券而言,近年來雖然總裁及高管“人來人往”,但公司過往業績尤其是凈資產收益率方面卻表現較好。
作為中小型券商,華林證券自2015年啟動上市以來,華林證券總資產從180億上升到248億,凈資產從28億元上升到60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接近35億。近年來,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持續走高,2019~2020年ROE分別為9.38%、14.31%,位列券商行業前列,凈利潤增長率超50%。
今年三季報顯示,受投資收益減損及科技投入加大雙重因素影響,華林證券的收入與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較大幅下降,實現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下降7.67%,凈利潤4.81億元,同比下降27.2%。
不過,其主營業務一如既往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水平,其中主營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53%;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2.06億元,同比增長77.04%。
面對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市場,趙衛星將如何幫林立下好華林證券這盤科技金融棋局?趙衛星對券商中國記者提及兩個方向:一是加速在線數字化運營,二是發力鄉村振興方向。
據了解,在數字化、科技轉型方面,華林證券今年以來力度較大。
今年4月,華林證券全面開啟戰略轉型升級序幕:
一方面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升級,全面實施“部落制”改革,推出“6+2”的科技金融條線,包含了財富、債券、票據、資管、鄉村振興、FICC、基礎平臺、科技運營八大部落。
同時,持續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并向市場招募科技金融人才,公司前三季度科技投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0%。截至目前華林證券總部科技人員已超過50%,其中,不乏來自騰訊、字節、螞蟻金服、中國平安等互聯網及金融“大廠”的核心中高級人才。
其中,對于鄉村振興,在林立謀劃的科技金融版圖中也被給予了厚望,該項業務將立足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面向“三農”發展建設中的信息貫通、金融鏈接、生態協調需求,致力于成為全面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綜合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
而趙衛星此前在網商銀行任職時,曾領網商銀行農村金融團隊依托當時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農村淘寶戰略,聯合中和農信等專業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攜手縣域政府拉通政務數據,為農村種養殖戶和小微經營戶提供多種金融產品服務,因此在助力華林證券鄉村振興方向而言,趙衛星亦有相應農村金融領域經驗。
林立表示,華林證券擁有清晰的戰略目標、穩固的業務模式以及持續的盈利能力。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前中后臺數字化轉型,通過構建超級流量入口和特色場景服務,打造智能化的業務賦能平臺,實現生態場景的全覆蓋和公私域渠道的全觸達,為個人、企業及機構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綜合金融服務。
責編: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