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第十一屆成都百強企業發布會,于11月26日在成都市經信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會議室通過線上直播和現場授牌的方式舉行。會上發布了“成都企業100強”、“成都制造業企業100強”、“成都服務業企業100強”和“成都民營企業100強”。
成都企業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
紅星資本局從會上獲悉,發布百強名單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反映全市各產業、各行業、各種不同所有制企業發展狀態和水平,努力提高“百強企業”發布層級和影響力,樹立產業發展新標桿、新典型,充分發揮成都“百強企業”在推動成都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2021年是成都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十一年召開百強發布會,第十一次向社會發布成都百強企業榜單,這些榜單從多個角度反映了成都市大企業在2020年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和2019年度相比,2020年的成都企業百強,整體上仍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升的積極發展態勢。
2021企業100強榜單其業績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綜合類成都企業100強的六項指標連續三年實現六增:營業收入18752億元,同比增長15.04%;凈利潤984億元,同比增長24.41%;資產總額49878億元,同比增長28.72%;所有者權益12274億元,同比增長14.91%;納稅總額1009億元,同比增長5.99%;從業人數94.7萬人,同比增長13.17%;營業收入上百億的企業43戶,比上年增加5戶,其中超過500億元的企業8戶,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2戶。
二是成都制造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13326億元,同比增長0.13%,民營企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8421億元,同比增長13.26%,服務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6563億元,同比增長8.16%。
三是營業收入前10名的企業(綜合類)共完成營業收入8789億元,同比增長23.23%,占百強企業(綜合類)營業總收入的46.92%。
四是在資產規模上,綜合類有45戶百強企業資產超過了百億元,其中有13戶企業資產超過千億元,第一名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已超7790億元。資產規模排名前五位的資產總計達到26028億元,同比增長44.10%,占比52.18%,占到了總資產的一半以上。
五是國有企業位居領先,綜合類百強國有企業51戶,營業收入達到8491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0.30%,占比為45.28%;民營企業42戶,營業收入73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65%,占比為39.14%;而外資(獨資)企業7戶,營業收入達到2922億元,同比增長36.23%,占比為15.58%。由此可見,從營業收入的增長來看,國有企業仍然占據著成都市經濟總量的首位。從效益指標看,2021成都企業100強(綜合類)中國有企業的人均利潤、人均資產和人均納稅指標上都是國有企業占優,其它所有制企業還有較大的差距。但在人均營業收入上國有企業比其它所有制企業要低不少
六是除了傳統的綜合、制造、民營、服務四大百強榜單之外,今年增加了民營企業就業20強榜單。企業解決就業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在解決就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從上榜的民營企業就業20強來看,解決就業342,969人,同比增長28.75%,占比36.22%,也就是說,民營企業20強的就業占到了整個民營企業就業的三分之一以上。
展開全文一是綜合類成都企業100強的六項指標連續三年實現六增:營業收入18752億元,同比增長15.04%;凈利潤984億元,同比增長24.41%;資產總額49878億元,同比增長28.72%;所有者權益12274億元,同比增長14.91%;納稅總額1009億元,同比增長5.99%;從業人數94.7萬人,同比增長13.17%;營業收入上百億的企業43戶,比上年增加5戶,其中超過500億元的企業8戶,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2戶。
二是成都制造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13326億元,同比增長0.13%,民營企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8421億元,同比增長13.26%,服務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6563億元,同比增長8.16%。
三是營業收入前10名的企業(綜合類)共完成營業收入8789億元,同比增長23.23%,占百強企業(綜合類)營業總收入的46.92%。
四是在資產規模上,綜合類有45戶百強企業資產超過了百億元,其中有13戶企業資產超過千億元,第一名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已超7790億元。資產規模排名前五位的資產總計達到26028億元,同比增長44.10%,占比52.18%,占到了總資產的一半以上。
五是國有企業位居領先,綜合類百強國有企業51戶,營業收入達到8491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0.30%,占比為45.28%;民營企業42戶,營業收入73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65%,占比為39.14%;而外資(獨資)企業7戶,營業收入達到2922億元,同比增長36.23%,占比為15.58%。由此可見,從營業收入的增長來看,國有企業仍然占據著成都市經濟總量的首位。從效益指標看,2021成都企業100強(綜合類)中國有企業的人均利潤、人均資產和人均納稅指標上都是國有企業占優,其它所有制企業還有較大的差距。但在人均營業收入上國有企業比其它所有制企業要低不少
六是除了傳統的綜合、制造、民營、服務四大百強榜單之外,今年增加了民營企業就業20強榜單。企業解決就業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民營企業在解決就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從上榜的民營企業就業20強來看,解決就業342,969人,同比增長28.75%,占比36.22%,也就是說,民營企業20強的就業占到了整個民營企業就業的三分之一以上。
大企業取得長足進步 未來應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紅星資本局從《2021成都企業100強總體分析報告》及2021成都制造業、民營企業、服務業發展報告看到,成都市大企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21成都百強榜單中的新希望控股集團、通威集團、藍潤集團、成都興城投資集團、科倫實業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入圍了2021中國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500強。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領導表示,“大企業是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關鍵主體。我們要根據自身特點和所處環境,參考和對標先進企業,調整優化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有效提升經營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經營模式創新,積極參與標準和規則制定,增強話語權;要強化合規管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形象”。
同時,該領導指出,“特別要加強制造業的創新發展,不斷提升我市工業基礎的能力和產業水平是防范化解制造業重大風險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心任務。為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加強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搭建創新的服務平臺。緊密圍繞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的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薄弱環節,補足短板,加快實現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發揮大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整合產業鏈資源,加快形成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要素豐富、核心競爭力強、分工協作水平高、空間布局合理的先進制造業的產業集群,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促進我市制造業融入全國乃至全球價值鏈中,并在其高端有一席地位”。
分析2021年度企業百強榜單,可以看到,制造業是成都市產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服務業的強勁發展是成都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近年來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成都市企業所有制結構的占比情況也出現新變化,雖然目前為止國有企業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仍然好于非國有制企業,但在人均效益指標上,非國有制企業已逐步呈現出后來居上的態勢。
附企業百強榜單: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費成鴻 實習記者 譚欣遲
編輯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