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陶塑瓦脊在當時是十分昂貴的,陳家祠屋頂裝設了如此多陶塑瓦脊,表明了廣東陳氏族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對修建祠堂的重視。陶塑瓦脊上的裝飾題材,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審美趣和民風民俗等。
粘貼墻面的修繕:
①、其層與結構層間有少量起殼,面積小于300mm×300mm,基層砂漿強度較好,可采用不銅筋銹鋼膨脹螺栓加環氧樹脂注漿錨固。起殼面積大于單片板面積的50%、且砂漿酥松的,應鑿除基層重做;
②、面層與基層有少量空鼓,面積在30%以內,可用不銹鋼螺栓加環氧樹脂注漿錨固。面板松動或起殼大于面板面積30%應鑿除重做。
③、板材面層少量裂縫或有釘孔、缺角,無松動現象,可用同質、同色石屑砂漿修補;
④、板材表面輕度風化、磨損,可用漿磨的主法修復。風化麻面深度大于1mm,面積大于20%,宜進行鑿除重做;
⑤、板材接縫損壞,應按原樣補嵌牢固、嚴實,不得有漏嵌及滲水現象;
寶墨堂
寶墨堂正中懸掛的包拯畫像,出自四川名國畫家韓云朗之手。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來嘉祐七年(1062年),開封知府,官至樞密副使,死后追封孝肅。他的官職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長。包拯為官清廉,專替老百姓yuan獄,整治污更,鐵面無私。寶墨堂前的兩棵老榆樹,樹齡近百年,是充滿古樹風格的巨型盆景。由于它蒼勁挺拔,又是在包拯像前,好像捍衛正義的衛士,所以人稱樹將軍。萬紫千紅的玫瑰園,沁人心脾的荷花池,清幽高雅的蘭圃,惠風和暢的紫竹林,使人賞心悅目,尤是避暑勝地。
第三步:在每個需要凸出來的作品打上鋼釘,再用銅線把鋼釘連系在一起綁好形成圖案的骨架。
第四步:把配置好的草筋灰打批,做出立體的灰雕模型。。。。。。
第五步:用紅糖,濡米,白灰,紙巾摻和在一起配置成紙巾灰,并按照灰塑的需要用彩色顏料配置幾種彩色灰,把灰雕深入刻畫出形形式式的表情,且作得栩栩如生。
清水墻面(包括以磚或其他砌體直接作為墻面飾面),當墻面風化、缺損、掉角;灰角松動、脫落等損壞的修繕,應滿足如下要求:
1)修繕前,了解原有的施工工藝、材料、砌筑構造形式;
2)墻面輕度損壞缺角、表面風化,應鑿除風化酥松,宜用配色砂漿修補;墻面嚴重損壞風化,要用挖補、鑲補,或用粘土面磚嵌補等方法。修補后墻面色澤協調、表面平整、頭角方正,無空鼓;
3)灰縫的修補,應剔除損壞的灰縫,出清浮灰。宜按原材料和嵌縫形式修補,修復后,灰縫應平直、密實、無松動、斷裂、漏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