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溫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壓力為P1的壓縮空氣,由左端輸入經閥口10節流后,壓力降為P2輸出。P2的大小可由調壓彈簧2、3進行調節。順時針旋轉旋鈕1,壓縮彈簧2、3及膜片5使閥芯8下移,增大閥口10的開度使P2增大。若反時針旋轉旋鈕1,閥口10的開度減小,P2隨之減小。
若P1瞬時升高,P2將隨之升高,使膜片氣室6內壓力升高,在膜片5上產生的推力相應增大,此推力破壞了原來力的平衡,使膜片5向上移動,有少部分氣流經溢流孔12、排氣孔11排出。在膜片上移的同時,因復位彈簧9的作用,使閥芯8也向上移動,關小進氣閥口10,節流作用加大,使輸出壓力下降,直至達到新的平衡為止,輸出壓力基本又回到原來值。
1、關閉減壓閥前的閘閥,開啟減壓閥后的閘閥,制造下游低壓環境;
2、將調節螺釘按逆時針旋轉至上位置(相對低出口壓力),然后關閉減壓閥后閘閥;
3、慢慢開啟減壓閥前的閘閥至全開;
4、順時針慢慢旋轉調節螺釘,將出口壓力調至所需要的壓力(以閥后表壓為準);調整好后,將鎖緊
螺母鎖緊,打開減壓閥后閘閥;
5、如在調整時出口壓力高于設定壓力,須從第1步開始重新調整,即只能從低壓向高壓調。
減壓閥,出廠時泄油孔是用油塞堵住的。當此油塞未擰出而使用時,使主閥芯上腔(彈簧腔)困油,導致主閥芯處于大開度而不減壓。J型管式閥與此相同。J型板式閥如果設計安裝板時未使L口連通油池也會出現此現象。
對J型管式閥,拆修時很容易將閥蓋裝錯方向(錯90°或180°),使外泄油口堵死,無法排油,造成同上的困油現象,使主閥頂在大開度而不減壓。修理時將閥蓋裝配方向裝對即可。
可調噴嘴減溫減壓裝置(W15型)
結構特點
該裝置主要適用于蒸汽負荷變化大的工況,能使減溫水在流量變化時噴水流速保持一定,從而使霧化效果達到佳。
a) 不銹鋼移動套筒(閥瓣)表面堆硬質合金;
b) 不銹鋼固定套筒(閥座)內壁鍍層,噴水孔朝介質流動方向;
c) 可調噴嘴內設節流系統(一至三級);
d) 減溫給水調節系統采用直行程單座調節閥(或V型調節閥)+節流裝置,既減小了閥門的泄漏量,又能合理分配給水系統上的壓差。同一口徑,不同的流量系數CV值可供選擇,使溫度調節系統調節靈敏度及精度大大提高。
減溫減壓裝置是我公司集多年設計、制造經驗,并吸取產品結構,經技術優化設計而成的第三代減溫減壓裝置。
該裝置主要特點:減壓系統和減溫系統分開進行。主要包括:減壓系統(電/氣動減壓調節閥);減溫系統(文丘里氏混合管、電氣動給水調節閥、節流閥、止回閥、截止閥);安全保護系統(彈簧安全閥)組成。
減溫減壓器的主要結構為蒸汽減壓閥(調節閥)+給水調節閥+安全保護裝置,可調比為30~(當配套可調噴嘴時,裝置可調比為10~),蒸汽減壓閥(調節閥)常用套筒結構,泄漏量為Ⅳ級(高可做到Ⅴ級),適用于任何參數減溫減壓,但是當一次蒸汽溫度在425℃以上時,二次蒸汽混合管道需要用合金鋼,整套裝置的成本相較一體式高一些,長度也比一體要長----減溫減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