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及要點
1、 底面處理
為使碳纖維布獲得充分的加固效果,必須將加固主體和碳纖維布牢固的粘貼,因此應對混凝土主體的表面等進行底面處理。
1.1除去水泥漿(層)
去除水泥漿及抹灰層,使加固結構物的混凝土主體露出。
1.2結構面修復
嚴重缺損的結構面,除去不良部分,用與混凝土同等以上環氧砂漿進行結構面修補。
混凝土構件的缺損處及階差,按需用環氧砂漿修補(樹脂漿等)。
1.3有裂縫時根據狀態,研究修補方法,注入樹脂等補修。
1.4用轉子打磨機等除去混凝土表面的臟污和浮灰等。
注意打磨時不要形成尖角。
用等除去油污。
工業生產上關鍵實現的加固有粘鋼加固、碳纖維材料加固、工作壓力灌漿加固、化學植筋加固、化學螺栓加固、鋼板樁加固等。鋼筋混凝土平穩裂縫修復,修復構件的全面性,進而實現應用作用的目地??p隙有機化學灌漿加固選用低粘度、高抗壓強度灌漿原材料,根據工作壓力灌漿(0.2-0.4MPa)引入混泥土構件的縫隙、裂縫中,蔓延、膠凝、干固,做到粘接、引線鍵合、修復構件全面性的目地,是滿意的原點加固技術性。地基與基礎托換技術性就是指因城市建造的地鐵站或地下通道難以避免地從房子下邊穿過,為了更好地防止拆卸復建務必對路面上的房子開展樁基礎托換。
粘鋼加固工程竣工驗收關鍵點和方式(一)一般要求
當場施工溫度不少于15度開展操縱,小于15度應應用冬天秘方膠,小于零下5度應終止施工,當場產塵,且不會受到日曬、淋雨和化工物質環境污染。
(二)頁面解決
1.黏貼碳纖維加固表面觀查、觸碰,并加上弧形樣版檢測。這兒幾個關鍵,混泥土表面有凸凹不平必須實現修復、對有段差、內拐角的位置應抹成光滑的斜面,對預制構件斷面的邊角應打磨拋光成弧形半經不小于25MM的圓弧
2.混泥土表面含水量不能超過4%,且不宜超過6%,檢測方式:用含水量檢測儀檢測。
3.針對裝有底膠應按表明開展涂刷和保養,不可私自免除涂刷底膠工藝流程。,檢測方式:監管涂刷底膠并查驗底膠入場復查匯報以施工。
4.底膠應按表明開展配備,拌和后開展取樣檢測初粘度,符合規定在施工,不可加上油漆稀釋劑或是有機溶劑更改其粘度,待底膠指干整平在開展施工,檢測方式:當場監管所有查驗。
5.若底膠指干,無法立即黏貼碳纖維加固,務必等候12小時后在施工,且清除表面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