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成為今年投資圈的一大熱詞,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將ESG理念貫穿到公司風險管理以及決策流程中,國內公募基金ESG投資布局也邁入快車道。
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在第15屆基金行業年會透露,截至2020年末,超過10%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經將綠色投資納入公司戰略,超過四分之一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經開始構建綠色投研體系。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ESG投資規模增長迅速,一年半內規模增長近8倍。2019年6月底,市場上名稱中包含低碳、環保、綠色、新能源、美麗中國、可持續、公司治理等關鍵詞的公募基金,合計管理規模達233億元。2020年末,公募行業ESG主題策略基金、綠色方向基金、社會責任方向基金以及公司治理方向基金,管理規模合計約1900億元。
證監會持續完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規則,引導上市公司加強ESG信息披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履行社會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華夏、嘉實、銀華、建信和工銀瑞信,上海的中歐、海富通、華寶、興證全球,廣東的博時、易方達、南方、招商、鵬華等基金公司,先后成為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簡稱UN PRI)成員。這些公司在ESG投資領域重兵布陣,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成為踐行ESG責任投資的先鋒。
今年,ESG基金持續熱銷,首募規模喜人。而已經成立的ESG基金業績表現也可圈可點,近3年(2018年10月14日至2021年10月13日)有58只基金收益率翻倍,其中15只超過兩倍,5只超過3倍。
《投資者網》擬于近期推出《公募基金ESG責任投資先鋒榜》專題策劃,從基金公司的社會責任、市場形象、產品設計等多個不同角度,展示各基金公司踐行ESG責任的努力和成就。
本專題在《投資者網》刊出的同時,還將在各大主流財經網站和內容分發平臺同步推出,通過新媒體矩陣傳播的方式,搶占報道潮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