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一個月時間,基金業績觸頂回落,年內六只翻倍基已全部消失。
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業績在今年9月15日達到年內新高,當日總計有6只產品實現年內業績翻倍,最高達110%,但之后的基金收益率持續回落,在一個月后的9月15日,基金業績年內最高者也僅有84%,基金業績最差者也由一個月前控制在25%以內,擴大虧損至30%。
不過,券商中國記者也注意到,在基金收益不斷收窄的背景下,一些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卻在近期實現年內虧損的大幅收窄。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與大消費相關的核心資產最近一段時間的估值修復有關。多家基金公司發布的四季度策略認為,四季度震蕩可能是主旋律,應該注意過于擁擠的投資賽道上的估值情況,同時關注白酒、銀行、軍工等估值具有吸引力和業績可能超預期的品種。
十月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也不斷收窄,翻倍基金也從基金業績排行榜中消失,基金業績最佳收益縮窄到84%,已跌破90%,而表現最差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虧損則從前期的25%擴大到30%。
翻倍基沒了,最“差”基金更差了
公募基金產品年內收益正不斷收窄,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產品最高收益率已跌破90%,截至10月15日,最佳基金的業績為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基金,該基金的收益率為84.57%;金鷹民族新興基金排名業績第二,收益率為81%;排名第三的則是長城行業輪動基金,年內收益率為80.63%。盡管上述3只產品代表著全市場年內基金業績最佳,但與今年9月中旬的收益率相比,相關產品業績已有不小的回撤。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中旬,基金產品業績創下年內新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年內業績翻倍的基金總計為6只,其中業績最佳的基金產品是信誠新興產業A基金,該基金截至9月15日的年內收益率超過110%。此外,長城行業輪動基金在9月中旬時的年內收益率也接近110%。國投瑞銀基金公司旗下的國投瑞銀新能源國投瑞銀基金、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在當日也都實現年內業績翻倍。
與此同時,年內業績最差的基金在當時的虧損也控制在25%以內,但在一個月后,截至10月15日,年內業績最差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虧損已達到30%。這意味著,全市場的基金都面臨著持倉股票的回調,不僅僅業績最佳基金所持有的牛股正在回調,本已深陷虧損當中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也在市場下跌中進一步套牢基金經理。
頂流基金業績虧損收窄,茅臺可能是關鍵
盡管9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基金產品業績大幅收窄,但券商中國記者也注意到,一線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產品,卻在最佳基金業績收窄之際,進一步收窄年內虧損。
以頂流基金經理劉彥春為例,截至今年9月15日,他管理的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基金的年內虧損高達22.54%。但在6只翻倍基的年內收益率最終收窄到85%以下后,截至10月15日,劉彥春所管理的這只基金年內虧損卻收窄到14%。
此外,明星基金經理王宗合管理的鵬華成長價值基金,在9月15日的年內虧損約為19%,而截至10月15日,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該基金的收益收益也得以較大收窄,年內虧損收窄到1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經理年內虧損大幅收窄,在今年幾乎全軍覆沒的明星基金經理中尚屬難得。數據統計也顯示,有相當部分的明星基金經理年內虧損的收窄不足5%,甚至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不僅未能實現收窄虧損,反而在一個月后的年內虧損進一步擴大。
展開全文短短一個月時間,基金業績觸頂回落,年內六只翻倍基已全部消失。
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業績在今年9月15日達到年內新高,當日總計有6只產品實現年內業績翻倍,最高達110%,但之后的基金收益率持續回落,在一個月后的9月15日,基金業績年內最高者也僅有84%,基金業績最差者也由一個月前控制在25%以內,擴大虧損至30%。
不過,券商中國記者也注意到,在基金收益不斷收窄的背景下,一些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卻在近期實現年內虧損的大幅收窄。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與大消費相關的核心資產最近一段時間的估值修復有關。多家基金公司發布的四季度策略認為,四季度震蕩可能是主旋律,應該注意過于擁擠的投資賽道上的估值情況,同時關注白酒、銀行、軍工等估值具有吸引力和業績可能超預期的品種。
十月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也不斷收窄,翻倍基金也從基金業績排行榜中消失,基金業績最佳收益縮窄到84%,已跌破90%,而表現最差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虧損則從前期的25%擴大到30%。
翻倍基沒了,最“差”基金更差了
公募基金產品年內收益正不斷收窄,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產品最高收益率已跌破90%,截至10月15日,最佳基金的業績為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基金,該基金的收益率為84.57%;金鷹民族新興基金排名業績第二,收益率為81%;排名第三的則是長城行業輪動基金,年內收益率為80.63%。盡管上述3只產品代表著全市場年內基金業績最佳,但與今年9月中旬的收益率相比,相關產品業績已有不小的回撤。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中旬,基金產品業績創下年內新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年內業績翻倍的基金總計為6只,其中業績最佳的基金產品是信誠新興產業A基金,該基金截至9月15日的年內收益率超過110%。此外,長城行業輪動基金在9月中旬時的年內收益率也接近110%。國投瑞銀基金公司旗下的國投瑞銀新能源國投瑞銀基金、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在當日也都實現年內業績翻倍。
與此同時,年內業績最差的基金在當時的虧損也控制在25%以內,但在一個月后,截至10月15日,年內業績最差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虧損已達到30%。這意味著,全市場的基金都面臨著持倉股票的回調,不僅僅業績最佳基金所持有的牛股正在回調,本已深陷虧損當中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也在市場下跌中進一步套牢基金經理。
頂流基金業績虧損收窄,茅臺可能是關鍵
盡管9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的基金產品業績大幅收窄,但券商中國記者也注意到,一線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產品,卻在最佳基金業績收窄之際,進一步收窄年內虧損。
以頂流基金經理劉彥春為例,截至今年9月15日,他管理的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基金的年內虧損高達22.54%。但在6只翻倍基的年內收益率最終收窄到85%以下后,截至10月15日,劉彥春所管理的這只基金年內虧損卻收窄到14%。
此外,明星基金經理王宗合管理的鵬華成長價值基金,在9月15日的年內虧損約為19%,而截至10月15日,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該基金的收益收益也得以較大收窄,年內虧損收窄到1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經理年內虧損大幅收窄,在今年幾乎全軍覆沒的明星基金經理中尚屬難得。數據統計也顯示,有相當部分的明星基金經理年內虧損的收窄不足5%,甚至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不僅未能實現收窄虧損,反而在一個月后的年內虧損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