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4日,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在2021年半年總結會上宣布,按照“整合、融合、耦合”的總體思路,山東港口“整合”階段任務全面完成,一體化改革發展將從“整合”步入“融合”階段。
時間拉回至兩年前,中國港口業發生了一件足以改寫市場格局的大整合。2019年8月6日,山東省將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整合,成立了山東省港口集團。整合之后,港口年吞吐量高達14億噸,成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團。當時,這一舉動引來諸多質疑和擔心,比如,這種靠行政指示整合的方式很難成功,各港口擔心利益受損,地方政府擔心自管的港口被拿走,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等。
這家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如何在兩年內完成對四大港口的整合?兩年來取得哪些創新突破?日前記者深入山東港口進行了采訪。
史無前例的整合
山東是當之無愧的港航大省——3345公里的海岸線上,不僅有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3個年吞吐量超4億噸的大港,30個沿海縣(市、區)還遍布26個大大小小的港口,幾乎一縣一港。
山東港口為什么要整合?“是因為存在諸多積弊。”面對記者拋來的問題,霍高原的回答直截了當,港口與港口間的低效重復建設,基礎設施不互聯互通,低效、低價的惡性競爭等。
長期以來,山東的港口多小散弱、無序競爭。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總經理李武成告訴記者,整合以前,很多船公司來山東詢價時,先與煙臺港議價,又拿著煙臺港的折扣價壓青島港,再用青島港的底價壓日照港……一圈下來,各港口爭相降價,拼得頭破血流。
事實上,山東各港口混戰不斷,也與各個港口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有關。“山東各個港口還只停留在運輸港的層面,更多依靠傳統裝卸業務,臨港產業培育不足,高端港航服務業更是極為缺乏,這也是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的深層因素。”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分析。
港口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讓山東省認識到整合的必要性。2018年,山東省政府開始醞釀整合沿海港口資源,謀劃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
不過,港口整合并非易事。因不同港口有著不同的隸屬關系,需要跨越不同區域、行政、體制等多重障礙。
霍高原坦言,由于難度太大,山東港口整合被設計成三步走:2018年3月,首先由山東高速集團控股整合濱州港、東營港、濰坊港,組建山東渤海灣港口集團;2019年7月9日,威海港100%股權無償劃轉青島港;同年8月6日,由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組建的山東省港口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場涉及山東7市的沿海港口大整合,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從競爭走向協同
合并之后,如何整合?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頂層設計的“三個一”:港口規劃“一盤棋”、資源開發“一張圖”、管理服務“一張網”。山東港口制定了“整合、融合、耦合”的一體化改革發展任務書、路線圖。
“省里從頂層設計,哪個地方建碼頭、建港口,必須要征求山東港口的意見,原來那種資源的無序開發問題解決了。”霍高原告訴記者,集團內部要實現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運營、一體管理,統一優化配置岸線資源,明確各港口特色化、差異化、規模化發展方向,杜絕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徹底解決各自為政的問題。
展開全文8月4日,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在2021年半年總結會上宣布,按照“整合、融合、耦合”的總體思路,山東港口“整合”階段任務全面完成,一體化改革發展將從“整合”步入“融合”階段。
時間拉回至兩年前,中國港口業發生了一件足以改寫市場格局的大整合。2019年8月6日,山東省將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整合,成立了山東省港口集團。整合之后,港口年吞吐量高達14億噸,成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團。當時,這一舉動引來諸多質疑和擔心,比如,這種靠行政指示整合的方式很難成功,各港口擔心利益受損,地方政府擔心自管的港口被拿走,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等。
這家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如何在兩年內完成對四大港口的整合?兩年來取得哪些創新突破?日前記者深入山東港口進行了采訪。
史無前例的整合
山東是當之無愧的港航大省——3345公里的海岸線上,不僅有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3個年吞吐量超4億噸的大港,30個沿海縣(市、區)還遍布26個大大小小的港口,幾乎一縣一港。
山東港口為什么要整合?“是因為存在諸多積弊。”面對記者拋來的問題,霍高原的回答直截了當,港口與港口間的低效重復建設,基礎設施不互聯互通,低效、低價的惡性競爭等。
長期以來,山東的港口多小散弱、無序競爭。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總經理李武成告訴記者,整合以前,很多船公司來山東詢價時,先與煙臺港議價,又拿著煙臺港的折扣價壓青島港,再用青島港的底價壓日照港……一圈下來,各港口爭相降價,拼得頭破血流。
事實上,山東各港口混戰不斷,也與各個港口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有關。“山東各個港口還只停留在運輸港的層面,更多依靠傳統裝卸業務,臨港產業培育不足,高端港航服務業更是極為缺乏,這也是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的深層因素。”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分析。
港口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讓山東省認識到整合的必要性。2018年,山東省政府開始醞釀整合沿海港口資源,謀劃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
不過,港口整合并非易事。因不同港口有著不同的隸屬關系,需要跨越不同區域、行政、體制等多重障礙。
霍高原坦言,由于難度太大,山東港口整合被設計成三步走:2018年3月,首先由山東高速集團控股整合濱州港、東營港、濰坊港,組建山東渤海灣港口集團;2019年7月9日,威海港100%股權無償劃轉青島港;同年8月6日,由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組建的山東省港口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場涉及山東7市的沿海港口大整合,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從競爭走向協同
合并之后,如何整合?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頂層設計的“三個一”:港口規劃“一盤棋”、資源開發“一張圖”、管理服務“一張網”。山東港口制定了“整合、融合、耦合”的一體化改革發展任務書、路線圖。
“省里從頂層設計,哪個地方建碼頭、建港口,必須要征求山東港口的意見,原來那種資源的無序開發問題解決了。”霍高原告訴記者,集團內部要實現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運營、一體管理,統一優化配置岸線資源,明確各港口特色化、差異化、規模化發展方向,杜絕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徹底解決各自為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