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園廣播系統的組成部分
1、傳輸設備
一般使用的是音頻線來傳輸信號。
2、輸入設備
由數碼音源和模擬音源組成,現在普遍使用電腦為代表的數碼音源。
3、輸出設備
各種喇叭、印象,安裝在教室內或者操場周圍的室外音柱上,還有一種是草坪上安裝的草坪音響,具有很好的隱秘性,不影響景觀設計。
4、處理設備
包含音頻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等,可以調節聲音。
無線調頻傳輸方式這種傳輸方式優點是可同時播放多路節目,施工簡單無需大量布線;缺點是占用空間頻率資源,易受干擾穩定性低。因現在公共廣播或背景音樂系統大多都會集成緊急消防救助系統,而無線調頻廣播傳輸方式的穩定性在緊急情況如出現意外則會造成巨大損失,穩定性是制約無線傳輸方式發展的絆腳石。開展地面移動數字電視業務,對廣電行業來說,無疑又是一個發展的機遇,它能夠提供一種新的傳輸信號的工具,為移動用戶提供內容更加豐富的服務,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一、施工準備
1.1 技術準備
1. 施工前進行圖紙會審。
2. 施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報上一級技術負責人審核批準。
3. 施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施工方法及質量標準。
1.2 主要材料
揚聲器、功放、廣播機柜、電纜電線、電纜卡子、螺栓、管材、型材等。
1.3 主要機具
施工機具:升降機、電焊機、切割機、彎管器、電鉆、砂輪機等。
測試儀器:數字萬用表、聲源、聲級計、示波器、低頻信號發生器、失真度測量儀、對講機等。
1.4 作業條件
公共廣播與緊急廣播系統系統安裝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 已完成機房、弱電豎井的建筑施工;
2. 預埋管及預留孔符合設計要求;
3. 設備機房施工完畢,機房環境、電源及接地安裝已完成,具備安裝條件;
材料質量控制
公共廣播與緊急廣播系統的設備、材料進場驗收要求除遵照相關規定:
1. 揚聲器(箱)、功放、廣播機柜、電源的各項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和產品技術要求,均應提供生產廠的生產營業執照及相關測試證明。
2. 各類線纜具有出廠合格證等質保資料。
施工工藝
3.1 施工工藝流程
技術資料復核→機房設備安裝→線路敷設→揚聲器安裝→系統測試
3.2 施工要點
1. 機房設備安裝
音控室內布局按設計要求進行。
A. 廣播室設備的安裝應考慮到維修方便,設備間不應過分密集,控制臺與機架間應有較寬的通道,與落地式廣播設備的凈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設備與設備并列布置時,應保證間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
B. 設備安裝應平穩、端正,落地式設備應用地腳螺栓加以固定,或用角鋼加固在后面墻上;
C. 設備安裝完畢,應對其垂直度進行調整,垂直誤差不大于1.5/1000。
2. 線路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