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西寧10月11日消息(記者 樊永濤 通訊員 達海瑩 辛娜)今年以來,青海省統籌謀劃推進“云上青海”,將數字經濟作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實現融合發展。
走進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安兒寧顆粒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對藥材進行提取、濃縮、制粒、總混等工序,通過流化床干燥、篩分,合格的顆粒便進入了全自動智能包裝生產線。經過精準分裝、整理、打碼、塑封、裝箱……一箱箱包裝好的藥品通過成品檢驗,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安兒寧顆粒是青海省單品年銷售過億元的中藏藥明星產品,也是金訶藏藥的核心產品,由于市場需求量大,企業先后幾次更新生產設備,如今產量翻了幾番,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該生產事業部總經理溫海東介紹,2020年,企業全方位對固體車間進行了改造,截至目前企業從顆粒劑、丸劑、膠囊、片劑,全面實現了內外包自動化連線生產,實現了智能制造。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安兒寧顆粒生產車間 (央廣網發 張海東攝)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年產2萬噸碳酸鋰、3萬噸鋰電正極材料、近5億平米鋰電高端隔膜產業基地。企業采用國內外先進的電池材料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較高,已成為世界最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生產企業。今年,企業年產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將于2022年6月建成投產,與比亞迪、時代新能源等企業形成上下游產業聯動,實現產業間循環綠色發展和資源綜合節約利用,對進一步發揮青海資源優勢,促進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總裁馬軍說:“項目建成之后會形成120個億的產值,利稅能達到12個億,整體新增就業500人,從鹽湖提鋰到鋰電材料然后到隔膜,會形成一個良好的鋰電材料集群效應。”
自動化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車間 (央廣網發 張海東攝)
如今,青海通過持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示范、工業互聯網產業培育等工程,省內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在推動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面帶動效應逐漸增強。
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字經濟運行局局長楊守文說:“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青海省委省政府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相關工作部署,圍繞加速構建‘1119’數字經濟發展促進體系,著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完善政策措施,積極培育數字產業,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新模式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