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質量優化裝置來源
為了解決電力系統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直流輸電和FACTS技術不斷投入實際工程應用!調速電機以及無功功率補償電容器也大量投入運營。這些設備的運行使得電網中電壓和電流波形畸變越來越嚴重,諧波水平不斷上升。另外,沖擊性、波動性負荷,例如電弧爐、大型軋鋼機、電力機車等,運行中不僅會產生大量的高次諧波,而且還會產生電壓波動、閃變、三相不平衡等電能質量問題。但另一方面,隨著各種復雜的、精密的、對電能質量敏感的用電設備不斷普及,人們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電能質量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電能質量優化裝置指標
a.電壓中斷(斷電,interruption,outage):在一定時間內,一相或多相完全失去電壓(低于0.8“標幺值”稱為斷電。按持續時間長短,分為瞬時斷電(0.5周期~3S)暫時斷電(3S~60S)和持電(大于60S)。
b.頻率偏差(frequencydeviation):各國對此均已做出明確規定。
c.電壓下跌(sag)(電壓跌落,dip):持續時間為0.5周期~1min,幅值為0.1~0.9(標幺值),系統頻率仍為標稱值。
d.電壓上升(電壓隆起,swell):電壓(或電流)持續時間為0.5周期~1min,幅值為1.1~1.8(標幺值),系統頻率仍為標稱值。
e.瞬時脈沖(impulse):在兩個連續穩態之間的一種在極短時間內發生的電壓(或電流)變化。瞬時脈沖可以是任一極性的單方向脈沖,也可以是發生在任一極性的阻尼振蕩波1個尖峰。
電能質量優化裝置措施
無功電能的余、缺狀況是影響供電電壓偏差的重要因素。傳統的電能質量測試手段存在著局限性。建立了遍及全網的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網,以及一套統一開放的監控和管理平臺,進而針對嚴重影響電網電能質量的干擾性負荷進行改造,有效地提高了電能質量管理水平。也是利用現代測量控制技術和數據處理與通訊技術,在經濟合理的成本下實現對用戶端包括電源進線到終端用電設備在內的全部配電用電系統設施的管理控制,大幅提高配電用電系統與設施的運行與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