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作為基準價格之一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已上漲約45.8%,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和惡劣天氣的影響,使得全球咖啡出口大國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應問題。那么,咖啡產量的減少會不會影響到我們身邊咖啡店的零售價格呢?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咖啡期貨價格雖然從今年夏季的高點有所回落,目前仍然處于高位盤整階段,較開年時的水平相比,依然高出了44%左右。
推高咖啡期貨價格的最主要原因是前三大咖啡出口國——巴西、越南和哥倫比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應問題。首先是,巴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以及嚴重的霜凍,而哥倫比亞又遭遇了多雨的天氣,惡劣的天氣使得產量下滑從而沖擊國內供應。
上個月,巴西青咖啡出口量銳減了27%,而巴西農作物預測機構指出,今年巴西阿拉比卡咖啡產量可能較去年減少近40%,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而在越南,這個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則因為疫情的封鎖措施使得咖啡產量和出口受到限制,今年前8個月,越南咖啡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6.4%。
展開全文在產量受限的同時,和其它很多行業一樣,咖啡行業也面臨嚴峻的物流壓力,行業機構報告,今年巴西可能有350萬袋咖啡沒法準時運到目的地,這主要是受到集裝箱短缺等因素影響。
咖啡價格的上漲對于不同規模的零售商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一些規模較大的能夠更好應對。
美國星巴克公司首席執行官 凱文·約翰遜:星巴克采取的咖啡購買策略是,提前12個月到18個月購買青咖啡,所以我們已經鎖定了超過14個月的咖啡的價格。這意味著我們已經采購了供本財年剩余月份,以及2022財年大部分時間使用的阿拉比卡咖啡,所以我們不會出現咖啡短缺,而且會獲得成本優勢。
不過,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咖啡店則面臨不小的成本壓力,而美國全國范圍內的咖啡零售價格已經出現明顯上漲。
而在美國之外,德國、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作為主要咖啡進口國也會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并且這種壓力很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