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中,與會們圍繞第三次土壤普查部署要求,系統介紹了試點過程中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案,并就外業工作要求、外業調查與采樣操作要點及常見問題、土壤屬性制圖、土壤類型制圖、土壤農業利用適宜性評價、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剖面調查技術和實操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
近年來,浙江省以建設生態強省為立足點,深化推進新舉措,有序推進“土壤三普”工作,出臺了《浙江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外業調查采樣技術規范等一系列技術規范,形成了完善的普查技術體系和質控體系。此外,浙江省還結合“土壤三普”生物調查和土壤健康行動,開展與主導產業土壤適宜性評價,探索建立土壤健康評價體系,按照“一地試點,全省共享”的思路,支持溫嶺市探索試點成果數字化應用場景開發,構筑集成數據存儲展示、服務指導、決策功能的“數字土壤”一張網。下一步,浙江省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提高檢測機構、流轉機構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奮力提升“土壤三普”工作水平,推進浙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九省市代表參加培訓。培訓期間,還進行了筆試考核與現場實操考核,通過“以考促學”,增強土壤普查隊伍技能。
“跨業組合”采樣,工作效率翻倍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從嚴、從實、從快開展外業調查采樣,是開展“土壤三普”試點工作的前提和根本。陜西省土壤普查辦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思想路線作為“傳家寶”。深入外業調查采樣,探索“國企+”“+第三方機構”“農技人員+第三方機構”多種跨界組合模式,使陜西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工作效率提升1倍,有效解決了調查研究能力不足、思想認識不到位、審批時間長、不能很好地深入實際等問題。“國企+”模式。充分發揮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和省地質調查院技術人員多、工作質量高的特點,組建外業調查采樣小分隊,每個小分隊由1名省級技術牽頭,分市包縣,加強業務培訓與現場指導,在推進外業調查采樣的同時,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及土壤土地相關業務的深度融合。“+第三方機構”模式。針對第三方機構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土壤學開展一對一服務,進行技術培訓與全程現場指導,既保證了工作質量,也為后續土壤三普鋪開工作儲備了大量的技術力量。“農技人員+第三方機構”模式。針對土壤三普外業調查采樣的實際困難,充分調動基層農技人員積極性,參與外業調查采樣工作,為采樣隊提供土地利用及農業生產背景資料、樣點查詢、協調農戶等服務,解決第三方機構在開展外業調查采樣中與農戶溝通難、阻力大,影響外業調查采樣質量與效率的問題,也極大地提高了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
對于耕層點位不足的地區,可由剖面點數據補充。將剖面發生表層土壤屬性數據,或者發生表層與亞頂層土壤屬性數據經厚度加權平均,轉換為耕層數值,加入到耕層點該屬性基礎數據中。有效土層厚度等數據,需從剖面點信息中提取,作為這兩個屬性制圖的樣點基礎數據層。
,異常值檢驗。由于樣點采集與化學分析過程的不確定性,需對土壤屬性數值進行正態分布檢驗后做異常值剔除處理,結合數據的常規統計學特征和空間位置,將每個樣點的屬性值與總體及其鄰近8個樣點的均值和標準差進行比較,如果樣點值在總體均值的倍標準差之外,且大于或是小于鄰近樣點均值的三倍標準差,則視為異常值剔除。2表層樣點數據處理
山東得正工程測繪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數據調查測量采集公司,能在短時間內組織大量外業人員從事數據調查采集測量等業務。
公司先后從事過poi采集,二維地圖三維地圖制作,房屋建筑調查,市政設施調查,房屋安全調查,自然災害調查,第三次土壤普查試點工作,公司近期參與過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山東省試點平陰和試點濱州,博興,北京昌平試點工作等。